没过几日,一封圣旨传到承德殿。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特封杨书予为翰林院待诏,可出宫觅府。”
太监宣旨的声音落下。
杨书予跪在地上,双手举起,郑重接过了圣旨。
站起了身子。
封檀垣就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
心中不知是何滋味。
杨书予回身看向封檀垣,封檀垣别过眼,不带一丝感情的转身离去。
杨书予心中不禁一紧。
这封圣旨究竟是福是祸呢?
杨书予收拾好东西,前来拜别封檀垣。
这往常进了无数次的大殿,如今却踌躇不前。
“殿下让你进去。”从殿中走出一名小太监,对着杨书予道。
杨书予迈开步子,终是走到了封檀垣面前。
封檀垣坐在软榻上,手放在桌上。
杨书予深深一拜:“书予拜别殿下,多谢殿下多年的照拂之情。”
封檀垣不去看他,只无神的看着窗户外。
语气莫名道:“你一定很高兴吧?”
杨书予不答。
封檀垣自顾自又道:“你不说,我也知道。”
杨书予淡淡道:“都是陛下的命令,书予只是遵从陛下之命。”
封檀垣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人,抬步走上前。
抬手捏起杨书予的下巴。
这双眸子清澈见底,完全不见一丝眷恋,有的只是淡漠。
封檀垣眼眸幽深,俯下了身子,对着眼前之人那双唇瓣就是一通蹂躏。
抬手桎梏住杨书予的后脑勺,让他无法退开半分。
杨书予挣扎不休,终于,封檀垣放开了他,嘴角留下一抹血迹。
杨书予使劲的平复着心情,站了起来,深深的看着面前之人阴骘的眸子。
毫无留恋转身而去。
封檀垣看着那人的背影,攥紧了拳头。
脑中不禁浮现出连景瑜的模样。
昭仁皇后按理说明明是奉安侯府的庶长子,为何会有一个生有封允一模一样赤红双瞳,又和昭仁皇后长得着实相像的连景瑜呢?!
从前封檀垣一直都以为,自己是最有可能登临帝位之人。
昭仁皇后和谨王之间,旁人不知,他却是知道的。
曾有人向他透露过昭仁皇后是奉安侯长子之事,又与谨王有私,还去求证过母妃王美人。
得出的结论就是昭仁皇后确实是男子,又与谨王不干不净。
他心中当真是欢喜的。
如此,除了谨王在,自己是封允唯一的儿子,而父皇肯定不会传位给谨王,这帝位的归属,还能是谁呢?
这么多年,一直委屈着自己,在封允和连清面前讨好着连家那些人。
还以为终有自己翻身的一日。
殿试前夜看到连景瑜那双眸子的时候,着实让他心惊不止。
而在听到奉安侯府众人被下令满门抄斩,昭仁皇后也被废去后位后,他心中藏着那份秘密。
没成想,心底最不愿发生的事情终究发生了。
连景瑜被迎回宫,直接入主东宫!
自己做梦也想进去的地方。
那连景瑜一回来,就住了进去。
如今,自己钟意了这么多年的杨书予,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让他夺走了。
再过不多时,这个宫中还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吗?
封檀垣不敢想。
寂静的大殿中,封檀垣悲哀的看着满殿的雕梁画栋。
不禁颓败的坐在了地上。
封檀垣喃喃开口:“连景瑜,这个世界上为何要有一个你?为何你回来,就要夺走属于我的一切?!”
封檀垣眉头皱成一团,痛苦的扶上了额头。
……
五月十五,太极殿。
今日乃是三皇子回宫后的册封之日。
文武百官着朝服静候在殿前。
东宫中,宫女太监们为连景瑜一丝不苟穿戴衣冠。
一身大红蟒袍下,是十八岁的稚嫩身影。
看着前方的殿门,连景瑜深吸了一口气。
殿门打开,连景曦和连延瑞已然等候在此。
一应宫女太监跟随在连景瑜身后,一同前往太极殿,行册封之礼。
连景曦,连延瑞紧跟其后。
封允一身明黄帝王朝服站在太极殿高台之上。
只听一声唱和声传来:“三皇子殿下到!”
随着这声音落下。
太极殿门口走来一身红袍的连景瑜。
由着东宫之人指引,一步步朝着封允所在的高台而去。
大臣们看着连景瑜这张和昭仁皇后相似的面容,从自己身边经过,各种心思纷至沓来。
可以明显看到有许多不服的目光。
就算这连景瑜长得像昭仁皇后,那就能说是陛下的孩子了吗?
而陛下给出的说法是,自己一生征战沙场,杀戮太重,钦天监断言,三皇子十八岁之前不可认回,需得在宫外替陛下祈福,减轻陛下身上的业障,以保国祚稳固。
可就算如此,又如何证明这三皇子就是陛下之子呢?
封檀垣就站在高台之下,看着一步一步朝自己走来的连景瑜。
心中复杂不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