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私下谈话的时候,俞司令不怎么开口,多半是杨巧珍在说。杨巧珍说俞洲平的二哥马上要结婚了,等他结完婚,她就开始操办俞洲平的婚事,预计在年中前完婚。因为两个孩子经历了太多磨难,她不忍心把婚事拖太久。
婚礼安排在京都,林家这边摆不摆酒随他们自己决定,如果摆酒,费用全由俞家出。彩礼是600块,加上三转一响,同俞洲平的大哥、二哥一样,另外,还给俞洲平准备了一套新房,只是新房比较小,住不开太多人。
先不说彩礼太高,她发愁怎么随嫁妆,就说住房,她不傻,住不开太多人,基本上等于只住得下林宝芝和俞洲平,他们林家跟去了,去哪里住?女儿都不跟公婆住,总不能他们林家人到时住到她婆家去吧?那算什么,老赖吗?反正她做不出这种事。
再说工作,女儿暗示得很明白了,俞洲平父亲不可能做违反军纪的事,他们想靠着亲家关系,讨几份工作,基本不可能。
女儿也是个强势有主见的,他们要闹,不用怀疑,她肯定做得出断绝亲属关系的事。像现在这样,她时不时给家里寄些钱票,供养着他们两老,不愁吃不愁穿,就很好。
至于其他儿子,想跨阶层,就靠自己能力吧,没能力,那怪不得女儿。女儿无形中已经给了他们许多好处,让他们受村里人追捧;让他们干着轻省的活拿着高工分;让他们多领了一份药田分红,这分红大队长是记在林宝芝名下的,林宝芝没要,她和老头子也没拿,于是,分红落他们头上了。
还有,林宝芝寄回来的钱票,她和老头子偶尔也分部分给他们,他们再不知足,就是贪婪了,贪得无厌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
闻言,林老爷子跟着附和道:“对,我也不爱去,城里有什么好的,听说许多人挤在一栋筒子楼里,抢一个水龙头抢一个厕所用,晾衣服晒被子的地方都没有,不稀罕。”
他说着虚荣心起,又杜撰了些内容,“宝芝早就有能力接我和老婆子过去住了,是我们自己不愿意去的。”
女儿不耐烦和他们住一起,也不准备接他们一起住,这他早就心知肚明了,他暗自抱怨不满过,但很快又自己开解了自己,他和老婆子没养过她一天,她记着寄钱寄票回来,已经完胜大多数人了。
如她也和林淑慧那个白眼狼一样,连他们两老的养老钱都要偷走,那才是欲哭无泪。
现在,他不用上工干活,但穿得比村里人好,吃得比村里人好,长的肉比村里人多,该知足了。
他唯一的愿望,就剩去一趟京都,长长见识开开眼,等女儿结婚,肯定会接他和老伴过去,大不了,他那时赖着多住几天再回来就是。
爹和娘都这么说了,林老大和林老三就算再有想法,也不能说出来,笑着和旁人说不想去城里。林宝芝断然没有接哥哥嫂嫂去城里享福的义务,如果他们相逼,下场可能和林文俊一样。
想到至今不知在哪个劳改所改造的林文俊,林老大等人心里打一激灵,把所有不该有的想法通通绞灭。
眼热的嫂子接着又道:“首长家的条件怎么能和普通人家比较?粮食肯定多多的,住房肯定宽敞得很,给你们安排工作也是小意思,你们啊,真是有福都不知享。”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她只恨自己生不出林宝芝这样能嫁入高门的女儿。
林老太想起林宝芝的话,拉下脸道:“小俞的父亲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军官,不是那种滥用权利、收取贿赂的坏军官,条件是比普通人要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去,工作自然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帮人安排,你要是乱说,败坏他的名声,我老婆子现在就要去告你。”
这嫂子吓得连忙道歉,其他人心思没那么多的,反而因此更加敬重俞司令,好官好啊,恨不得全部官都是好官,那样,他们百姓的日子就好过了。
喜欢穿成七零被调包了的小村姑请大家收藏:(www.2yq.org)穿成七零被调包了的小村姑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