觐见这种仪式自然是要搞得很隆重的,唯有将仪式感做足,才能体现出浩浩天威。
显隆帝并不是一个矫情的人,但是他必须要保证王朝有着绝对的威信。
要不然的话,他这个皇帝也未免做的太窝囊了。
宦官们一声声的唱诵,伴随着宦官们的唱诵,一干西域使团的成员们纷纷被带到前列。
对他们来说,保证最基本的仪态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虽然他们抵达鸿胪寺之后有专门的官员给他们讲授礼节,但是时间实在是太短了。这么短的时间,很难将一切都做的恰到好处。
他们只能学到一个大概,保证在大朝会上尽量不出现严重的错误。
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了。
这些西域使团的成员按照之前排好的顺序分别上前向大周皇帝磕头行礼。
只要礼数做到了,说什么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不管他们说什么,大周皇帝也不可能听懂。
显隆帝本人对于这种场合的把握更加的驾轻就熟。
整个状态把握的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每当西域使团的使者下跪磕头之后他都会微微抬手示意平身。
他的嘴角总是似有似无的挂着浅笑。
这笑容看起来有些诡异,甚至有些奇怪,但是显隆帝并不这么认为。
他觉得这是展现他人间至尊帝王的关键一环。
如果他不能够借此表现出他强烈的占有欲的话,那么就会有别有用心之人打皇位的主意,打帝王的主意,打大周江山的主意。
这别有用心之人不一定是外人,而有可能是宗室,是他的儿子们。
显隆帝很清楚他的这些儿子里没有一个省油的灯,要是他看的稍微松垮一些,就有可能会出大问题。
所以...
显隆帝是真的不能拉胯。
他必须要保证自己绝对的强势,必须要保证自己绝对的威严。
整个过程中他都不能犯错,一个错误都不能犯,甚至是一个细枝末节的错误都不行。
“呼...”
等所有西域使团的成员跪拜行礼完了之后,显隆帝又让宦官们照着早就准备好的圣旨念了一番。
念了圣旨之后,显隆帝才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
整个大朝会到此之后才算是正式的结束。
整个过程显得无比枯燥无比冗长。
若是一般人的话很可能难以忍受如此枯燥的环节。但是显隆帝还是做到了。
因为他早已习惯了适应了这样的人生。
对他而言,这不过就是在像往常一样做一些十分平常的事情而已。
“呼...”
显隆帝知道自己目前的状态保持的相当之好。所以接下来就要看看西域使团在长安城之中待多久了。
不管他们待多久,显隆帝都会热情的招待。
因为这样可以体现出天朝威仪,可以体现出皇帝的威望。
当然,如果西域使团能够待得时间久一些就更好了,这样可以最大化的起到宣传的作用,可以使得所有人都认识到大周是一个无比强大的帝国,可以吸引外邦王国万邦来朝。
...
...
结束大朝会之后,贾兴文第一时间回到了他在长安城的家。
家不大,但是还是老样子。
推开门之后就是熟悉的味道。
在这里贾兴文生活了将近二十年。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贾兴文的家虽然不大,甚至可以说的上是有些残破,但是贾兴文却从没有嫌弃过他的这个家。
对他来说这个家真的是意味很多。
这里有他许多美好的回忆,当然也有悲伤的回忆。
但是不管是美好的回忆还是悲伤的回忆,其实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贾兴文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也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难堪的。
生活就是如此,生活不是尽善尽美的,生活有很多残破的部分。
既然要拥抱生活那就要学会去拥抱生活的全部,而不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不只是生活中美好的那一小部分。
当然,对贾兴文来说,生命中最美好的那一部分记忆基本上都集中在了跟赵洵认识后的那段时间。唔,还有旺财。
三人结拜成为异姓兄弟,彼此之间的关系相当之好。
能够有这么好的关系是贾兴文没有想到的。
毕竟对贾兴文来说,当时的赵洵好歹也是国公之子,虽然犯了大错被罚贬到了不良人衙门,那也是功勋贵胄子弟,不是他这种泥腿子能够比的。
可是事实证明他完全低估了赵洵,完全低估了赵洵的魄力。
赵洵跟贾兴文此先接触到的勋贵子弟都不一样,赵洵有着一股完全不同的气质。
赵洵愿意跟他们这些身份低微的人相处,愿意走心交心。
能够做到这点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因为贾兴文很清楚,这些勋贵子弟从小底子就好,从小就受到万众瞩目。
所以对这些勋贵子弟来说,经常会看低其他人,看低他们的朋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