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摩肩接踵,纷纷而至,到处都是小贩的叫卖声,甚至还有富家贵女和丫鬟悠闲地逛在街上,这一幕要是出现在中原任何一个城镇都不奇怪,但出现在一个突厥部落,那还真是百年奇观了。
但这一幕的的确确出现在了土伦,处罗合部的中心,原本杂乱无序的帐篷如今按照市坊整齐的码放成了一条条街道,主街道的两边,到处都是胡汉商人叫卖着来自中原,草原的各种小商品,荡漾的奶茶香味弥漫了半个部落,伴随着一张张笑脸。
原本酋长大帐如今却被一座二层砖石小楼取代了,仿佛后世一样的红砖水泥墙围成了一个四方形小院子,院墙上隔三差五空出的空旷摆成了一副好看的纹路,院墙下,十多个突厥人尚且不断把一种灰色的泥平整的抹在墙表面,看他们的手法,居然是熟练无比。
二层小楼却早已经被涂抹完了灰色的泥土,除了尖角瓦片屋檐,平整如同豆腐一般的小楼表面上,又是十来个人把白色的石灰水刷在了小楼表面,突然就是这点好,劳动力多,转眼一面墙就被全刷白了。
站在二楼窗前,似乎对那股弥漫的石灰味没有察觉一般,弩失毕埃利金还有呼图忽失温两个典型突厥酋长已经乐的嘴咧到了耳根子了,露出一嘴金灿灿的大黄牙,转眼间十天就过去了,十天中,两个突厥部落却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
首先,两个部落突厥人的精神面貌与在草原上漂泊的日子相比,要好得多,原本每年冬天都是食物最紧缺的时候,经常有老弱女人被冻死,但短短几天,两个部落的粮仓就被填得满满的,都是一麻袋又一麻袋的麦子。不但食物充足,衣着也保暖了,原本这些游牧人的破羊皮袄都被扔了,人人一件织好的毛衣,突厥部落的毛线资源丰富,纺成毛线后,再加上天气寒冷,甚至一些男人也开始学习织毛衣。随着针织技术的熟练,各种游牧民族常见的奔马羊群也出现在了毛衣上。
如今,毛衣和毛线以及榨油已经成为了土伦和处罗两部落的支柱产业,清灵的豆油和成捆保暖的毛衣毛线吸引了大批商旅前来,谁说游牧人就一味野蛮,有了人流,各种羊肉串,牧民们将马奶酒摆进帐篷,开设了小餐馆,还有各种羊骨头和兽皮制成的工艺品琳琅满目。在人群中,一群引人注目的人骑着高大的突厥马,唐人和突厥人组成的巡逻队身着黑色大棉衣,在部落间巡逻。他们处理各种违规行为,如小偷小摸、明抢、随地大小便等,将违规者带到黑色帐篷中,不时传来惨叫声。一些人被安排去清洁部落卫生,另一些人则被带走,不知去向。同一条路上,总有车马拖回黑色的石头和煤。“殿下真是天神下凡!神威盖世,治世经营也是一绝。处罗部落能发展到今天,我做梦都想不到!”
呼图忽失温捧着热乎乎的大馒头,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激动得老泪纵横。然而,听着他的恭维,李捷却无精打采地趴在大圆桌上,一脸郁闷。他原本的大蛋糕被人挖去一块,换做谁都会郁闷。这个时代,世家大族的力量不容小觑。第一天,怀化中郎将郑宝还看不起穷得叮当响的突厥部落,第二天来看望李捷时,看到成罐的豆油,眼睛就直了。第四天,李捷派往长安的信还没回信,荥阳郑家的商队却杀到了。他们看好突厥廉价集中的劳动力,附近几个州县的大豆几乎被他们收走。郑家商队头头郑崇俭一开始还说是支援李捷,援助突厥部落,把豆粕送给突厥部落,油运走就行。
弩失毕埃利金差点就答应了,还好呼图忽失温如今对李捷佩服得五体投地,大事小情都要请他决断才去办。李捷直接一巴掌把弩失毕埃利金呼到身后,拒绝了郑崇俭的提议。油和豆粕的价格相差甚远,李捷还想独吞这份贸易。可惜,郑崇俭很有毅力,第二天,李捷又带着郑氏家族的五房七房分支加入棉纺织行会的条件找上门来。李捷对此仍有些犹豫,但一想到这些世家门阀的力量,他便明白,如果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将大有裨益。杨翊见状,极力劝说李捷接受这个条件,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李捷还是答应了下来。
看着郑家凭借先发优势赚取大量财富,李捷不禁感到心疼。当呼图忽失温前来恭维时,李捷显得无精打采,敷衍应对。但当两个突厥土财主询问还有什么发财途径时,李捷突然来了精神,警告他们必须按照自己制定的几条法律行事,否则将失去现在的生意。呼图忽失温立即保证,如果再发生类似突蛮汉当街抢人事件,自己绝不轻饶。李捷听后,对他们的表态表示满意。原本还想保持矜持,没想到这家伙已经迫不及待地保证起来,这让弩失毕埃利金很是郁闷,挠了挠他的秃头。看着呼图忽失温拼命的样子,李捷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耐心地劝道:“别小看这些来草原游玩的年轻人,他们是郑家的未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