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签到系统的价值还在不断上涨。唐大宝开始签到到一些珍贵的书籍,有关于机械技术的,也有关于文化知识的。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这些书籍,不断充实自己。
有一次,签到获得了一本高级机械原理的书籍,唐大宝如获至宝。他利用业余时间认真研读,将书中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又改进了一些装配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厂里的领导对他更加赏识,同事们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四合院里,唐大宝的地位愈发重要。他用签到得到的物资和学到的知识,帮助大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无论是邻里纠纷,还是生活困难,大家都会想到唐大宝。
然而,平静的生活也偶尔会泛起波澜。许大茂因为嫉妒唐大宝,总是时不时地找他麻烦。有一次,许大茂故意在院里说唐大宝的坏话,说他的那些本事都是装出来的,是为了出风头。
“大家可别被他骗了,他就是想在这院里显摆,说不定那些药都是瞎开的,根本没什么用。”许大茂大声嚷嚷着。
唐大宝听到后,并没有生气,而是心平气和地说:“许大茂,你要是有什么意见,咱们可以好好说。我做这些可不是为了显摆,只是想帮助大家。你要是不信我的医术,哪天你生病了,可别来找我。”
众人纷纷指责许大茂的不是,许大茂见势不妙,灰溜溜地回了家。
随着唐大宝在四合院和厂里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他的生活看似一帆风顺,却也暗潮涌动。
在厂里,唐大宝担任车间组长后,工作愈发忙碌。为了提升小组的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他不仅要操心日常的生产任务分配,还要关注每个组员的工作状态和技术提升。每天,他总是最早到达车间,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为一天的工作做好准备;下班后,他又常常留在车间,总结当天的工作情况,思考如何优化工作流程。
有一次,厂里接到了一批加急订单,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摩托车的装配任务。这对整个车间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大家都感到压力重重。唐大宝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但他没有丝毫退缩。他召集小组组员,开了一个紧急会议,详细分析了订单要求和现有工作进度。
“兄弟们,这次的订单时间紧、任务重,但我相信咱们一定能完成。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咱们一起想办法。”唐大宝目光坚定地看着大家。
组员们纷纷发言,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有人担心零件供应不足会影响装配进度,有人提出可以调整装配顺序来提高效率。唐大宝认真倾听着每一个人的意见,不时点头表示赞同。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了每个人的职责和任务完成时间节点。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唐大宝和组员们日夜奋战在车间。饿了,就吃几口从家里带来的干粮;累了,就在车间的角落里稍微休息一下。唐大宝始终坚守在一线,哪里有问题他就出现在哪里。他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解决了一个又一个装配过程中出现的难题。
在一次关键的装配环节中,一台重要的装配设备突然出现故障。如果不能及时修复,整个生产进度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负责维修设备的师傅检查后,面露难色,一时也找不到故障原因。唐大宝心急如焚,他仔细观察着设备的运行情况,回忆着之前在签到获得的机械知识书籍中看到的相关内容。经过一番思考和尝试,他终于找到了故障所在,并和维修师傅一起迅速修复了设备。
“大宝,多亏了你啊!要是再修不好,这订单可就悬了。”维修师傅感激地说。
“别客气,咱们是一个团队,都是为了完成任务。”唐大宝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疲惫却又欣慰地笑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按时完成了这批加急订单。厂里的领导对唐大宝的小组提出了特别表扬,还给予了一定的物质奖励。唐大宝把奖金全部分给了组员们,他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回到四合院,唐大宝又投入到了邻里之间的生活中。随着他的医术声名远扬,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不仅是四合院里的邻居,就连附近院子的居民也慕名而来。唐大宝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每一个人诊治,耐心地解答他们的问题。
一天,一位住在附近的老奶奶被家人搀扶着来到四合院找唐大宝。老奶奶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多年来四处求医问药,病情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唐大宝仔细为老奶奶检查后,根据自己所学的中医知识,为她制定了一个综合治疗方案,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治疗和日常的康复锻炼。
“闺女,这病能治好吗?我都被折磨了这么多年了。”老奶奶满是期待又有些担忧地问。
“奶奶,您别担心。只要您按时服药,配合针灸和锻炼,病情肯定会有改善的。”唐大宝安慰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