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荀谌和袁尚携手上马,一同回邺城。他们并肩而行,心意相通,仿佛重新找回了失落已久的默契和默契。路上行人纷纷驻足观望。从此此事传为一段佳话!
荀谌回归后,袁尚册封官职,并且让他掌管外交外联等事宜。
再说司马朗,他送到的汉献帝的册封,使得整个邺城都变得喜气洋洋。袁尚之前虽然给自己的将领官员都给过官职,但是朝廷的册封毕竟从荣誉上更高一筹,毕竟是天子册封。何况官员们也不会领汉献帝的情和曹操的恩,只会感念袁尚的惠。
此外,袁尚本人也被册封了诸多的官职,单单州牧就领了幽州,冀州,并州,徐州,雍州,五州的州牧。并且依旧是朝廷大将军,还专门册封了侯爵之位,汉献帝钦赐予“破虏候”之名,专门表彰他惩戒匈奴的军事壮举。袁尚的官员们也都获得很多的册封和名号,就连袁尚的妻子和妾室们也都有朝廷一品,二品,三品夫人的名头。
可以说袁尚一举成为被汉室恩泽沐浴过的诸侯,名气和声誉日盛。虽然都是虚名,但是依旧让袁尚十分欣慰。
对于使者,袁尚自然也是款待司马朗,一连几天的宴请。
而有一天晚上,袁尚提前布局好,安排司马朗与司马懿相见。
司马懿一直被袁尚保护和隐藏,司马懿一直以“马横”的名字示人,加之司马懿一直在北方有公职,知道他真实身份的人可以说少之又少。司马懿的身份和当初陈登化名邓辰时一样,几乎无人知晓。三国时代不同于袁尚穿越前的时代,古时信息闭塞,更没有互联网,所以很多人隐姓埋名真的能躲避很多事情。
袁尚一直会保护这些亲人在其他诸侯阵营的官员和将领。因为袁尚看原史中诸葛亮和诸葛瑾兄弟就很别扭,孙权拿诸葛亮针对诸葛瑾,还用诸葛瑾算计诸葛亮。所以袁尚尽可能的让属下避免这些尴尬的事情。何况袁尚认为司马懿远比司马朗厉害的多,加上自己的势力强大,隐藏司马懿的身份会更好的有利于策反司马朗为自己效力。曹军中,当初认得司马懿身份的人,只有一个夏侯惇,而且已经在与颜良的激战中精疲力竭而亡。
司马家族可不是寻常的家族,司马懿的十二世祖司马卬随项羽灭秦,受封殷王,建都河内。汉朝时成为河内郡,司马家族世代居住在此地。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太守,祖父司马儁为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个“达”字,当时号称司马八达。
司马家族也算是老牌的门阀世家,在士林之中颇有威望。笼络和利用这个家族,算是对袁尚大有裨益。
司马朗本人还是深得曹操的信任的,外交和出使等事宜一直是他负责,并且他与荀彧、刘晔等人的私交也都不错。司马朗的官声很好,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为人低调,踏实能干,朴实无华。
司马懿化名马横,除了伺候在袁尚军机事宜上,这一年中几乎都在帮助田畴和王修修建两条渠道运河,为的是给攻打乌桓制造条件。工作地点都在冀州和幽州的工程项目上,所以更无人知晓马横就是司马朗的二弟,司马懿。
司马朗秘密见到司马懿,兄弟二人相见自然是喜极而泣。司马朗捶着司马懿的肩膀,眼中挂着泪水,笑骂道:“臭小子,你这一年多杳无音讯,死哪里去了?!父亲和兄弟们都十分挂念!”
司马懿见到兄长后,也是连忙跪倒施礼,之后起身诉说这一年多的经历。
司马朗听得是目瞪口呆,他没想到二弟司马懿再邺城之战时曾经被袁尚抓到死囚牢房中,后来又被袁尚破格提拔,如今成为袁尚的重要谋士之一。原来曹营之中传的马横竟然就是自己的亲弟弟。但是马横的资料都是司马懿和逄纪精心调整过的,暴露在世人面前都是看似很真实,却又虚假的消息,为的就是保护司马懿以及他的家人。
当下兄弟二人在密室中,一边喝茶一边谈心。
司马懿难免谈到袁尚与曹操之争!
他问询兄长对二者相争的看法和预期。
司马朗则是一声叹息,他说,如果不掺杂个人情感和当前的职务,坦言之,曹操处于绝对劣势,而袁尚已经声望高过全天下所有的人!而且从实力、军力和智力而言,袁尚都是超强的存在。邺城之战的一年内,袁尚多线开花,北打匈奴、乌桓,西征雍州、洛阳,南下割据荥阳,重夺濮阳和徐州。每逢战事都是妙计百出,虽然兵力雄厚,但是袁尚每每出征都没有过多的兵力支出。几乎是用最低的成本打赢了一切需要的战争!
而且袁尚最强的地方还不是智谋,而是对人心的把控,以及非常长远的布局。从袁氏内战到攻伐曹操,袁尚都埋下了无数棋子,无数曹操的内部人员进行反叛,从张绣到纪灵,李典,再到陈珪。以至于现在曹操启用官员只用很早追随自己的,要么就是用曹操后来开发的人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