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五点五六的子弹重量轻,可携带量大,但是如果不能对敌人形成有效杀伤,这种口径的武器又有什么用呢?
即便士兵少携带一些,可是只要能够有效的打击敌人,七点六二口径的武器装备,至少能够让别人龟缩在防守阵地之后不敢露头。
看看这些单兵防弹衣,刚刚我们已经经过详细的测试,五点五六口径的枪的确有些勉强。
如果现在做出改变的话,至少能够少走一些弯路。
相信未来的研发人员们不会罔顾事实,不会假装看不到战场的实际需求。既然未来做出了巨大改变,我们现在就应该顺应,而不是在想其他的办法。”看着最新式的装备,虽然有些人心里不甘,但是所有的装备必须要为战场的实际作用负责,如果一旦装备无法在战场上取得理想的效果,那么这种装备装备的越多,起到的作用却反而会形成拖累。
现代战争,对于人员的伤亡越来越看重。
无论是事情的影响,还是兵源的减少,尤其是全球少子化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国家。
人们对于单兵的保护也是越来越走向极端。
绝大多数国家,都会给单兵正面配备防弹衣之外,还会增加一块额外的防弹板。
甚至一些土豪,还会给士兵全方位的增加防弹装甲。
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伤亡,在减少伤亡的同时,也能够保存几方的士气。
如果一个战斗小组,连续的出现人员伤亡,这会大大影响其他人的心里。
一旦士气低落甚至溃散,这绝对是任何指挥员都不想看到的事情。
如果士兵的保护装甲越来越厚,很显然五点五六的装备就会显得疲软了一些。
只有那些大口径的家伙,才会让那些全副武装的士兵感到恐惧。
只有有效的打击敌人,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进攻放在任何时期任何年代,都是最有效的防守策略。
只有依靠火力把敌人压制的不敢露头,只有敌人不敢开火的状态下,才能保证己方人员不遭受枪林弹雨的危险。
相比这些武器装备,对于新材料的诞生,则让很多研发人员兴奋不已。
在眼下的国内,很多高科技新材料受之于人。
如果能够消化吸收眼前的这些未来科技,则立马能够实现所谓的弯道超车。
把眼下所有的国外同行踩在脚下,让他们那些耀武扬威的人再也不敢趾高气扬的嘲笑我们。
如今,制造这些新材料的所有步骤,甚至还有一定数量的制造设备,以及完整的详细数据全部整整齐齐摆放在面前。
在如此之多的数据以及制造设备的加持之下,如果不能完整的消化吸收这些知识,这只能说明眼下的科学家非常的愚钝。
然而,在某一个破解小组正在研究刚送来的物品时。
有人却看着面前的一篇论文感慨不已。
“我操,这他妈竟然是我写的!”这名研发人员无论如何都没想到,今时今日坐在这里破解的未来科技,竟然出自自己之手。
看这论文的发表时间,以及这些数据的详细信息,这应该是二零一八年的科技突破。
没想到,在二零零三年,自己却要亲手完成对于自己的突破。
其他人听到这句脏话之后,大家并没有觉得意外,因为类似的现象早已经不止一次。
能够在未来拥有技术突破的大牛,至少在眼下的年代也属于行业内的青年才俊,甚至有些人已经是核心研发人员。
毕竟,并不是所有的未来突破,都是在青年人或者中年人的手上。
有些人已进入暮年,但是却在行业内有了重大的贡献。
而此时,刚好是这些人在行业内挑大梁的时候。
如今,看到未来的自己取得了如此耀眼的成果,原本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
可是却感觉少了一些成就感,毕竟中间少了许许多多的过程,这种成就感就会少了很多感官上的刺激。
作为科学家,每个人都经历过科学实验的挫败,以及各种各样的挫折。
只有在风雨过后,才能够见到彩虹。
也只有在此时此刻,才能感觉技术突破带来的无上成就感。
如今,没有经历这一切就能拿到成果,总感觉少了一些关键的过程,让人心里面多少有些失落感。
不过这种失落仅仅持续了几个瞬间而已。
既然这种突破来自于二零一八年,那么现在的自己能够消化吸收的话,那么自己将节省十五年的时间。
作为一个人,一辈子有几个十五年呢?
而且现在得到的支持,以及全方位的科研资源,肯定比二零一八年的自己更加丰富。
在此处研发中心,所有的研发资金无上限,所需要的资源只要国家能够提供,全部都是照单全收。
在如此力度的支持之下,没有人需要写报告申请资金的流程。
这就导致,大家有更多的精力只专心于研发,不需要人情世故。
就像行业内普遍流传的一句话,就算牛顿来了也要先恭恭敬敬的递上一根烟。即便是霍金来了,也要挣扎的站起来喝杯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