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刚只是隐隐约约听到一些什么老虎不老虎的,还以为二人在那说评书武松打虎,又或者是在讨论哪个山头里还有一些猛虎。
这年头,虽然说曾经为非作歹的老虎,已经各个村组建的民兵队伍狩猎的差不多了,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零星的漏网之鱼。
除了老虎之外,秦家村附近不远处的荒山上还有野狼,虽然说数量不多,平常只能溜进村里偷鸡,但确实是个不小的隐患。
但碍于身份的原因又不好过问,只能脑海里胡思乱想。
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根自卷的土烟,颤抖着手将烟点上,感受着烟雾过肺的火辣感,呛的眼泪都忍不住淌了下来。
没法,实在是穷怕了。
虽然说秦家军仗着是上游的位置,每年收成还不错,但每家每户的社员,也就仅仅只够饿不死罢了。
有些人丁多的家庭,甚至连身像样的衣服都没,夏天还好,可到了酷寒隆冬,一家子人只能凄惨地蜷缩在稻草被里。
祈祷着千万别感染风寒,平平安安的过完这季寒冬。
所以,当李卫军提议要来秦家村采购,秦书记那是感动到无以复加。
投机倒把?不存在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从河里捞鱼卖给辛苦的工人同志们改善伙食,何错之有?
工人同志们为表感激,支援一些火柴、肥皂、布匹、那不正体现工农鱼水情吗?
但秦书记唯一忧虑的就是,害怕李卫军吃不下这么多货。
这些天,秦书记可是在附近几个村公社打听了不少消息,光是罐头村都准备了上千斤的货,一个小小的放映员,哪有能耐吃得下这么多物资。
他却不知,李卫军是没能耐吃下这么多,但李怀德有呀,不仅有,而且胃口还很大。
轧钢厂每年超额完成指标任务,产生的经济效益,一部分支援建设,另一部分可都被轧钢厂自己截流用以生活了。
要不然万人大厂,福利待遇靠谁发?
这年代,轧钢厂那是富的流油,哪怕是保卫科站岗的,也比普通公安要阔绰许多。
在秦书记忐忑不安的等待下,就看见李卫军眉眼欢笑的招了招手。
“秦书记,这批鱼货重量方面我信得过你,所以称重就免了,细水长流吗,咱们老相识,四舍五入,五百多斤鱼就按你有六百斤鱼货,腌好的咸鱼和普通鱼一个价钱,你看怎样?”
有宋公明这些天盯岗,李卫军是不怕重量这方面上造假的,再说鱼这东西水性大,闲鱼和活鱼价钱又不相同,为图省事,直接大差不差采购六百斤得了。
反正这批货,到了轧钢厂之后,也吃不上几天,要是甩开腮帮子造的话,全场职工一顿饭就干干净净。
“行,没问题,放映员同志,你可帮了我们大忙了,你放心,这次渔获少,是因为大家伙都没有动员起来,下次,下次我保证,绝对不是这个量!”
秦书记受宠若惊的接过采购条,再三确认红戳子和签名的真实性之后,左看右看,甭提多开心了。
虽说只是轻飘飘的一张纸,但凭着这个纸,就可以到轧钢厂领到地里刨不出的东西。
李卫军看着激动的秦书记,心里也是开心,顺势就把想让秦淮茹他爹,秦老汉专门负责本村采购的事情讲了出来。
往后采购这事,宋公明直接找秦老汉商量就成。
报酬方面,李卫军和公社各出一点,相较于采购所得,简直是九牛一毛。
对此,秦书记虽然疑惑,却也没多想,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他作为本村书记,主要任务还是抓生产,有人分担采购压力,自然是再好不过。
欢天喜地的拿着采购单子,就去通知魏大春捞鱼去了。
趁着这个功夫,宋公明则是领着李卫军视察了下,秦家村专门给李卫军腾出来的歇脚地。
由于采购是个长久的活,一下乡就是好些天,光住在打谷场也不是个事。
所以秦家村特意挑了个烈日高悬的时间,招呼村里的年轻后生,盖了宽敞的三进开的土坯房。
屋顶则是竹子和晒干的茅草、瓦片,李卫军进了土坯房环顾一周,发现除了厨房之外,卧室、储物间样样不缺。
尤其是卧室的地方,更是特意按照李卫军的吩咐,盘了个异常结实耐造,长宽各两米半的大床。
上面盖一层苇草席,夏天住下来却也凉快。
“当家的,满意不,这风水宝地可是我特意挑的,冬暖夏凉,周围还有艾草,蚊虫啥的少,我还特意讨了个狸花猫,专门用来逮老鼠,以后隔壁房间就放采购的东西,另一个房间就烧火做饭,至于这么大的炕,嘿嘿……”
李卫军见宋公明不怀好意的笑容,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你呀就是嘴太利索,刚差点被秦书记听了去,有啥事咱们关上门细说,省得隔墙有耳,对了,这些天你老娘的身体可还好?”
“好着呢,有劳当家的费心,又是米面又是芦花鸡的,那只芦花鸡每天下个蛋,家中老母开心着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