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带着一层似乎永远去不掉灰尘的吊扇,呼呼转动,
带起的阵阵不那么凉快的风,撩动着一张张课桌上摊开的书页。
少年少女们,或是带着疲惫,手里捏着笔,不时还打个哈欠。
或是正提着精神,跟着教室前方,任课老师在黑板上划动的笔触。
在安静中,有细微的粉笔划过黑板,笔尖划过纸页,风扇划破风的声音混杂。
伴随着声音的,还有一些教室里独有的味道,说不清难闻亦还是其他。
偶尔窗外的风吹进教室里,初夏的风和吊扇的风还显得泾渭分明,多些空气中干燥的味道。
这是十八岁那年,高中的课堂教室。
熟悉的坠落感出现,
莫道就紧跟着重新恢复了意识,睁开了眼睛。
这熟悉的景象,熟悉的风,安静中又复杂的声音似乎骤然再将他淹没。
将他彻底拉回到了这个世界。
莫道低头看了眼自己手里紧握着的笔,
也没有更多动作。
几乎是在睁开眼睛的同时,
不用莫道主动去思考,几乎本能的,心里就再涌现出一些烦躁的情绪,
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在这一瞬间,
他眼前的倒计时重新从那个最开始的数字流淌,他获得了时间。
同时也失去了很多东西。
除了脑海中又再增加的一世记忆,他未曾从上一世带走任何东西,
包括再次陪他走完一生的秦怀诗姑娘,事实上也留在了那里。
这徒劳感的累积,不是想通什么东西,就能够抵消的。
不过上一世的人生目标,算是达成了。
他的确看到了一个此前从未看到过的世界。
他依旧在有限的时间里,但在空间尺度和技术尺度上,看到了一个更加广大的世界。
可控核聚变技术的诞生,技术的变革,催生了完全不同的一个未来世界。
这样一个完全崭新的世界,似乎让莫道有了些在更大空间里得以喘息的感觉。
如果时间有限,在空间上催生更加不同的,广大的,崭新未曾看到过的世界,似乎是逃离时间上的‘牢笼’唯一的选择。
这个目标的达成,让莫道的烦躁感和徒劳感还算好。
莫道望着身前集中注意力能够看到的,熟悉的倒计时,
再想着前一世的一些事情。
能源富裕,催生的生产力变革,带来的整个世界变化,是颠覆性的,从上到下彻底的。
在他上一世的后期,几乎是在一个完全崭新的未来度过了后半生。
在他离世前,
实际上,上一世纪的华国,已经踩在了生产力再次出现巨大变革的边缘。
同样由能源高度富裕情况下,催生出来的‘遂古计划’,
在莫道将要离世的那一年,实际上已经有了些成果。
遂古计划并没有完全建造完成,但执行这个计划的人们想要的‘遂古智能’。
在遂古技术完全落成前,就已经被初步催生出来。
谈不上恐怖,即便真得是强人工智能,
在掌握其底层逻辑,以及限制了其对外输出的能力过后,
智械危机之类的事情,基本是不可能出现的。
其强悍的智能,主要来源于遂古计划中已经建设完成的,如同城市高楼一般密密麻麻算力单元堆起来超高算力。
在超出绝大多数人想象力的算力支撑下,
‘遂古’的智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基本满足了遂古计划之初,人们想要创造一个通用人工智能的想法。
在莫道离世之前,华国的智慧交通网络,已经开始接入遂古智能,
智能工厂同样在接入遂古的过程中,
在莫道与上一世那位老领导最后的交谈中,同样提及到了‘遂古’。
预期在那之后,遂古将开始逐步涉及到官方的预算等方面,直到扮演整个华国协调工业生产与需求数量之间的统一的角色。
而单论交流上,盲测基本没有人能够分清遂古是否是人工智能程序。
而关于遂古,当时大众最为熟知的,就是总台一次邀请遂古计划总师做得访谈节目,
节目上,主持人问了一个许多人都很关心的问题:遂古是否有自我意识了。
遂古计划总师给了一个很严谨的回答:不知道。我们期望于通过量变达成质变的结果,但我们不知道从量变到质变之间的尺度和分割线在哪儿,也不知道遂古是否发生了质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问过遂古,它说它有。但我们更倾向于如果质变是百分之百,此刻遂古成长的过程就是无线趋近于百分之百,但可能永远也无法达到真正百分之百的状态。
但这些,都没有影响遂古诞生之后,对生产力的飞速提升。
这点在莫道上一世离世前,就已经有些端倪。
……
那这一世做什么?
莫道望着身前,神情还算平静。
上一世,他已经看到过一个未来的,在可控核聚变实现基础上诞生的崭新世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