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荪眉头一皱,当年他和何旭是死对头,他觉得权贵就应该有权贵的特权。
庶民死几个算什么事?
当年是李兰荪坚持贬了何旭。
现在何旭回来了,岂不是打我的脸?
可……谁叫犬子不争气呢?
太傅家的犬子李安奇昨晚也在销金库和妖女探讨温度、湿度、工艺。
现在关在天牢里。
看样子要是不让何旭重新回到庙堂,那犬子就出不来了是吧?
胡墉眉头一皱,他家的犬子昨晚在教坊司潇洒,没有去销金库。
今天的事与他无关,与何旭也没有恩怨。
所以胡墉闭目养神,仿佛今天的事情和他无关。
杨朝晖心里一噗通!
按照常理,何旭是冤案,堂堂大理寺卿被贬到塞北当了十余年的县令。
这要是回来了,最起码也应该官复原职。
但,大理寺卿马凤山那是太师庞统的人,人家没有错,凭什么让人家让位?
杨朝晖是庞统的女婿,他当然不希望马凤山官位不保。
要是到大理寺当个少卿,倒不是现在的少卿不能动一动,可何旭会怎么想?
难道……杨朝晖眼珠子都瞪直了,陛下有意让何旭接任户部尚书?
萧婥儿登基后,在朝堂上就没有拥护者,不然也不会落个孤掌难鸣、政令不出御书房的结果。
难道何旭就是萧婥儿找出来的代言人?
至于许阳……别说杨朝晖,就没有人把许阳当回事,现在风光是风光,可一个六品通事郎能干啥?
杨朝晖知道自己必须主动给何旭安排一个合理的位置,想到这里他站出来大声道:“陛下,废除代罪银后京城百姓都在称赞陛下,可见何大人当年没有错。
何大人回到京城,必须有所补偿。
臣提议让何大人担任户部尚书!”
以退为进!
杨朝晖知道一旦自己说出口,立刻就有人反驳自己,到时候何旭就别想当户部尚书。
果然,杨朝晖刚刚开口,李兰荪就站出来反驳:“陛下,臣觉得不妥!
户部尚书主管国家户籍井田的政令、徭役赋税的征发、经费的开支,事关国家命脉。
朝廷再愧对何旭,何旭再有能力,在塞北颓废了十余年,臣也不信他能执掌户部!
陛下若想补偿何旭,大可以赏赐宅子、田地、钱财,断断不可把户部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何旭。”
“老臣附议!”庞统不得不站出来,大理寺卿马凤山是他的心腹,何旭回来绝对不能影响到庞党。
“臣建议何旭可封文渊阁大学士,国子监司业,高配正四品!”
国子监就是官学,司业是二把手,从四品,负责辅佐祭酒。
品阶有了,想要谋点私利也行,但权利没多少,属于半个闲职。
何旭要是去了国子监,基本上就废了,以后只能教书育人,还要应付国子监错综复杂的人脉关系。
庞统这一招可谓是杀人诛心,还让人挑不出来毛病。
品阶有,待遇有,你还想怎么样?
杨嵩嘴角勾起一抹笑容,陛下啊,看你如何应付这局势。
昨晚抓了杨世帆,他心中怎么可能没有怨气?明明可以提前打个招呼。
可惜,萧婥儿早就得到了许阳的提醒,猜到了众人的反应。
明升暗降的把戏,后世职场看到、听到太多了。
萧婥儿看向杨嵩,“杨相,你觉得应该如何安置何旭?”
杨嵩睁开眼,正色道:“臣附议庞太师!”
哼,结盟?
朝堂上只有不变的利益,没有永恒的友谊。
“现在京城基建任务这么重,周侍郎,你觉得能扛得起来吗?”萧婥儿没有理会杨嵩,反而看向了工部侍郎周启顺。
周启顺懵了。
关我什么事?
我就是吃瓜啊!
可萧婥儿最近权术越来越厉害,他开始思索萧婥儿话里的意思。
突然,周启顺顿悟了。
我和杨朝晖、许阳,把杨朝晖划掉,我和女帝狗腿(划掉),心腹许阳合作开展京城的基建工作,一切顺利。
为什么突然说我扛的起来吗?
第一,我最近有点飘,明明是许阳的功劳,我据为己有。
第二,我干的非常漂亮,陛下想提拔我了!所以让何旭过来,明着是给我帮忙,其实是帮着帮着,他成侍郎,我去户部当尚书。
完美!
除了这般,还有其他的解释吗?
杨朝晖、韩晓磊出了这么大的纰漏,舍我取谁?
“陛下,”周启顺站出来,郑重道:“京城建设任重而道远,还有几个月就是过年,到时候藩属国来朝贺,岂不是被人嘲笑?
我中原上国,必须有上国的威严!”
这话,谁敢反驳?
就算御史都不敢出来反驳。
周启顺很喜欢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陛下,臣建议何旭来辅佐臣。
按照祖制,工部还缺一个右侍郎。
臣认为何旭可以担此重任!”
工部左右侍郎,丞相还分左相、右相,可那都不是过去式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