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将军可在屋内?”
“林将军有令,诸位将军无需通报,可直接入内。”
原本的房陵县衙,在林尘到来就被当地县令让了出来。
近三日来,吴王好似看出林尘麾下士卒的底细,大举攻城。
不同于第一日的试探。
吴王命手下蛮兵夜以继日的攻城,更有攻城车、投石机相助。
房陵城墙本就年久失修,哪怕命民夫修缮也挡不住这等攻势。
城北一侧城墙很快便崩塌了,一支身披藤甲的蛮兵更是攻入了城内!
幸得秦良玉率县兵英勇抵抗,又有援兵及时赶到,方才将这股蛮兵驱逐出城。
但凡城北失守,吴王大军顷刻间就能涌入城内。
到那时,不过三万的守军,必将被吴王大军淹没。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房陵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哒哒!
秦邦翰一行十来个中层军将齐至,
为首的正是秦邦翰三兄妹。
是的。
秦良玉经过城北一战后,直接被林尘升了官。
正巧县兵死了两个校尉,正好由秦良玉补上。
推门而入的秦邦翰几人,就见自家大人正淡定的翻看着手里的信件。
在看见他们来后,这才抬起目光扫过秦邦翰几人。
“林将军,我等来了!”秦邦翰微微鞠身拱手道。
“城内可布置好了?”林尘放下书信,轻声开口问道。
“布置好了!”
秦邦翰说起布置之事,身形微微颤抖起来,甚是激动。
林尘闻言,缓缓起身。
“既然如此,便按计划行事。”
“是!”
这几日,房陵城内的数万民众已被安全转移至上庸。
如今城内除了守军外,已无一普通百姓。
林尘早已料到今日之局,因此在县令离任前,命令其搜集了大量易燃物。
因为他本就无意在房陵死守,早已准备好了退路。
当然,林尘走之前肯定要给吴王送上一份大礼。
“报!!”
与此同时,吴王军营之内,传令声急促响起。
一名探子疾驰而来,带来了前方的最新消息。
“殿下!房陵城内局势已是一片混乱,大半守军弃城而逃!”
听闻这个消息的吴王眉头一挑,脸上看不出什么喜怒来,遂让这探子说明情况。
按探子所言。
城内原本的两万多余名守军,此刻溃逃大半,只剩不到三千之众。
洪安通听罢,面露喜色,向吴王恭贺道:“吴王殿下,此乃天赐良机,实乃天助我也!”
吴王故作高深的含笑点头,心中却不以为然。
他作为知兵之人,如何看不出林尘麾下县兵战力羸弱?
此番能胜,皆在其预料当中。
“命大军入城!”
吴王当即传令下去。
只要拿下房陵,便可为大军后方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毕竟若房陵一直为李唐官军所据,那么其沿汉水的辎重补给必受威胁。
这也是为何吴王大军不绕开房陵,径取汉中的原因所在。
古代打仗,城池得失不是关键。
关键在于粮道补给。
一旦没了粮食,任你是铁打的汉子,也会被活生生饿死!
自古败于缺粮的名将不计其数。
吴王深知粮道的重要,这才不得已强攻房陵。
反正其势大,并不着急。
等他拿下汉中,届时哪怕宁王在他后面捅刀子也无所谓了。
可以说。
吴王此番率大军攻川蜀,颇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之意。
随着战鼓响起。
再攻房陵的吴王大军,近乎全面压上。
就在吴军即将抵达城墙之下的时候,一阵稀疏的箭雨却突然从天而降。
这让吴军一怔。
不是说城中守军跑路了吗?
不多时,吴王便得知了其中的缘由。
原来 ,那城内还有一支人数不到两千的守军,其自称白杆军。
闻言,吴王眉头紧蹙,顿感头疼。
他自然知道白杆军战斗力极其强悍。
要不然,也不会提前命人前去招揽覃氏了。
奈何此计未能成功,还是让白杆兵落到了林尘甲手中。
“传令,让兀突骨麾下的藤甲兵立即入城!”吴王当机立断,一声令下。
只瞧一支人数约莫五千众的藤甲兵,举着滕盾就沿城墙缺口一拥而入。
虽有少量白杆兵出来阻挡,但终究寡不敌众,败逃而去。
见状,吴王大笑不止,连带着看向帐中兀突骨的目光都柔和不少。
可惜的是,这兀突骨不愿交出藤甲的制作方法,令垂涎的吴王颇为遗憾。
毕竟这藤甲可要比铁制甲胄好太多了,轻便不说,防御力也是一等一的出色。
不多时,
待城内最后的守军溃逃后,吴王才下令进城。
“进城!”
然而,吴王却从探子这里得知一消息。
林尘甲跑了。
“哼,这林尘甲莫非真以为本王没有防备他逃跑?”吴王冷笑一声。
可接下来的一则消息却让他惊愕不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