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兰和李楷这对表兄弟,真是一见如故,两人年龄也只差一岁。
贾兰问李楷,他父亲李绣准备安排他在哪里读书。
李楷告诉贾兰,父亲会先找个学院给他读两年书,等他够年龄了,再去国子监进学。
同桌的宝玉,听两人聊天,除了读书、进学,就是国子监,实在太无聊了。
宝玉拿着酒壶与酒杯,去找宝琴、史湘云饮酒。
宝玉为何不找黛玉、宝钗呢?
他发现,黛玉与宝钗近年来,对自己是的态度越来越客气,也越来越疏远,尤其有外客的时候。
大雍朝的男女之防,七岁男女不同席共食。
只有至亲,才可以同桌共食,至亲是指父子、母子、夫妻、嫡亲兄妹,可同席而食。
宝玉、黛玉、宝钗显然不符合,他们三表兄妹,表姐弟,分席分食是最基本的礼仪了。
十五岁之后,男女之间的礼仪,更严格。
十六岁之后,儒家的礼仪更严格了,男女非至亲的,基本上不能单独见面的,表兄妹之间,说话都要隔着帘子。
贾府是武勋世家,才没有这么严格。
今晚的晚宴,气氛很融洽,贾家与李家相处得很和谐。
宴会上,谈笑风生,李夫人和李家少奶奶除了与贾母饮酒,还敬了邢夫人、王夫人、赵太太、薛姨妈酒。
与贾母饮酒,是应该的。
敬邢夫人、王夫人酒,是为了铺垫与赵太太饮酒,说话。
李家是懂规矩的人,不会越过大太太、太太,直接去找赵太太。
李绣在贾府住了小半年,很清楚贾府是什么情况。
对李纨孤儿寡母好,又有能力照顾贾兰的人,是贾母、贾政,还有贾环这三人。
尤其是贾府状元郎贾环,不仅经常教贾兰做题、写文章,还亲自安排了贾兰进国子监进学。
谁对自己女儿和外孙好,来贾府之前,李夫人就知道了。
李夫人敬赵太太酒时,与赵太太说话,言辞恳切真诚,感激之意,溢于言表。
赵太太有些露怯,这李夫人知书识礼、出口成章,让她有些不知所措,看样子李家夫人肚子里面的墨水,要比自家老太太要多上不少。
最后,贾母留客,让李家留下来住上一段时间,李夫人和李家少奶奶却委婉地拒绝了。
李家刚刚到京,租来的房子,还要添置很多物件,柴米油盐需采购。
最后,在贾母热情邀请下,李夫人也留下了李楷和李棠。
李楷去和贾兰住一个院子,李棠则与贾家年龄最小的惜春,一起住。
这让惜春高兴坏了,以前贾家来客人,如史湘云,是跟黛玉住,也和宝钗住过。刑姑娘是和迎春一起住,终于有年龄相仿的人,跟惜春一起住了。
当晚,李棠就去大观园的藕香榭与惜春一起住,惜春的院子与别的院子不同的地方,是有一个画室,那是贾环帮她修建的。
画室里面有大红木桌子,还有画画的架子,画室四面墙是挂着惜春的画,有山水风景,也有人物画,仕女图,各种动物。
贾府有李纨在,留两人在这里住一段时间,李夫人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书香门第李家长大的孩子,教养很严,一向规矩的。
离开贾府时,李家少奶奶,还是吩咐两人要听长辈的话,不可顽皮。
…………
贾环回到翰林院办公的院子,找来陈耀祖、林景行、庄水儿三人,告诉他们,自己明日要去外地办差,或许要两个多月,才能回来。
三人有些不舍,贾环在的时候,他们这组人,将陈砚之那组,压制得死死地。
贾环走了,他们的日子,可能就没这么好过了。
尤其是陈耀祖,平日里狐假虎威,没少欺负陈砚之他们的人。
陈耀祖担心的道:“贾侍读,您什么时候才回来啊?您不在,陈修撰他们如若要欺负我们,该如何是好?”
贾环想了想,直接带三人,去见侍读学士王乾,让他们有事去就来禀报给王乾。
………
扬州巡盐御史的衙门,前面是办公区,后面还有后院,是给巡盐御史住的。
林如海在附近还有一所大宅,贾敏与黛玉还在的时候,她们在那里住的。
自从贾敏去世了,黛玉也去京城,林如海就搬到巡盐御史衙门后院住了。
巡盐御史中央直接管理的部门,非常重要,是一个高危官职,大雍朝的巡盐御史,全称也做两淮巡盐御史。
两淮巡盐御史涵盖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是全国最重要的盐产区之一,扬州是盐政中心。
为何说巡盐御史的职位危险?
管理这么多盐区,巡盐御史手里只有衙门的一百多人。
其下属主要为文吏、师爷、账房等,负责文书、审计工作,还有少量的衙役(皂隶、捕快)维持日常秩序。
巡盐御史监察地方时,可以调动地方官兵协助查盐政。
去查盐场、搜码头、仓库、稽查私盐,但是调动地方官兵,仅限于查盐政的时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