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安守忠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安守忠魁梧的身躯跪地叩首,高呼万岁。
他的妻子梁氏也带着两个孩子跪在一旁,跟着安守忠叩首磕头。
这是李瑛第一次见到安守忠,只见他的身高在六尺五寸以上,折合到自己穿越前大概一米九五的样子,体格跟李嗣业有的一拼,搭眼一瞧就知道是“万人敌”模板的猛将。
脸庞棱角分明,大眼睛,浓眉毛、高鼻梁,标准的沙陀人相貌,看起来也算是相貌堂堂。
出乎李瑛预料的是,安守忠并非独身来到金陵,而是带着妻儿一起来的,大概是要借此表明他的归顺之心。
“呵呵……安将军快快平身!”
李瑛笑容和蔼的招呼安守忠起来,本想亲自下去搀扶,转念一想,最终作罢。
安守忠可不是严庄那种文弱的军师,他是骁勇善战的猛将,万一他趁着自己靠近的时候暴起袭击,一下子将自己控制,那可就凉凉了……
虽然他带着妻儿来到金陵,但万一是拿来麻痹自己的诱饵呢?
有句话叫做“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虽然现场有监门卫大将军吕奉仙,还有锦衣卫指挥使伍甲、指挥佥事司乙等人,安全距离他们可以保护自己,但如果和安守忠近距离接触,那就远水难解近渴了。
安守忠自然不知道李瑛的心理波动,闻言再次谢恩:“谢陛下!”
随后,安守忠爬了起来,站在旁边的妻子梁氏也带着一对儿女起身,安安静静的站在一旁。
安守忠按照严庄的教导先说了一番认罪的话,总结起来就是把责任往张守珪和李璘的身上推。
辩称河北的将士一开始都是遭到张守珪蒙蔽,误以为李隆基驾崩之时确实要传位给李璘,将士们以为是在匡扶唐室,铲除不臣,没想到最后却被欺骗……
李瑛也知道这是场面话而已,如果较真起来,你们一开始不知道李璘是僭越称帝,那么后来李璘死了,你们不是又拥立安禄山做了皇帝,与朝廷作对吗?
难道这时候你们也不知道谁是造反?
“呵呵……好了、好了,朝廷可能也有怠慢河北将士的地方,过去的事情就不必提了。”
李瑛把话岔开,夸了几句安守忠骁勇善战之类的云云,最后问安守忠出征渤海国可有把握?
安守忠抱拳道:“渤海国坐拥三十六府,土地广袤,拥兵十五万,人口三百万,臣要说有把握灭了渤海国那就是欺君。
但臣愿为大唐鞠躬尽瘁,抛头颅洒热血,将功赎罪。
如果不能平定渤海国,罪臣愿意马革裹尸,以死谢罪!”
见安守忠说得一脸赤诚,李瑛不由得肃然动容。
几年之前,他们也是大唐的将士,也为大唐流过血,也为大唐戌过边,为何最终却落到自相残杀,兵戎相见的地步?
李瑛认为这不完全是安禄山、史思明的问题。
不患寡而患不均,安禄山的出现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只要社会利益分配不公,矛盾迟早都会有爆发的一天,就算没有安禄山、史思明,也会有安禄海、史思亮站出来反抗大唐。
幸好,李瑛作为穿越者,对这个问题有着深刻的见解,自从前年就开始加大力度提拔河北籍的官员,减免河北人的赋税,尽量化解河北人对朝廷的怨气,安抚民心。
经过两年持之以恒的理念灌输,李瑛的这项策略还是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河北人对朝廷的不满已经大幅减弱,这也导致叛军从河北招兵变得困难,兵员逐渐难以为继,只能靠在各地裹挟百姓从军来补充兵力。
“难得安将军有这个壮志,你尽管放心,朕自会为你补充兵员,保障钱粮、兵器。”
李瑛认可了安守忠的表态,“你也可以给李归仁、崔乾佑他们修书,劝他们接受朝廷的招安,与你一起出征渤海国。”
安守忠遗憾的道:“回陛下的话,崔乾佑性格桀骜,臣与他谈不来,怕是难以招抚,倒是李归仁可以试试。”
“识时务者为俊杰,他们想要继续与朝廷做对,那只能说明他们愚蠢!”
李瑛也没有勉强安守忠招募二人,迅速跳过了这个话题。
“自安史之乱爆发后,渤海国王大武艺派遣军队入寇我国,目前攻占了原先隶属于我们大唐的辽东各地,入叩了临渝关,目前正在平卢、渔阳一带与安思顺、王思礼作战。
朕命你尽快率部北上,协助安、王二人收复失地,反攻渤海国!”
李瑛在龙椅上正襟端坐,高声向安守忠下达命令,“朕不会让你们孤军作战,朕会命安思顺、王思礼率领麾下的三万人马协助你作战。”
用现在的地图来看,渤海国是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国家,其国土面积为吉林全境、黑龙江南部、朝鲜北部,以及辽宁东部地区,面积大约在65万平方公里左右。
在渤海国王大武艺的治理下,其境内设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治下人口三百万出头,主要民族以靺鞨人为主,还有大量的契丹、突厥、高句丽、汉等民族,是个多民族融合国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