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类似鹦鹉螺的生物其实是某种文明的舰艇,
那这一刀下去会出现什么情况,地面也无法意料,
而且,那个位置深度达到了350公里,
在重力、密度等数据换算浮力的情况下,
相当于蓝星30多公里海水的深度,
在这样的压强下,想要顺利的割下一个东西,以蓝星当前的科技水平还有些难度
考虑到这些情况后,地面否决了骆世经的实验探测方案,
但骆世经似乎料到地面会反驳,
于是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
一种生物研究上常用的方法,穿刺取样,
这种方案是先送一个大型生物实验分析仪器,
下到冰下海上不深的位置,
而后向海底投放一些管状针勾,
用灯光吸引那些类似鹦鹉螺的生物,
在想办法用针勾从触手上获取组织样本。
而后将这些带有组织的针勾,送回浅海附近进行研究。
这样的方案有着很多优点,
虽然无法像截断触手那样进行直接的研究,
但一针下去,
就像盗墓所用的洛阳铲,
能取到不同深度的组织样本,
而且如此大型生物对于针扎的反应也许会比剪掉什么东西的反应来的小一些。
对于这样的提案地面上的专家也是论证了很多次,
这里面存在了太多的不确定性,
万一找不准位置怎么也扎不进去,或者扎错位置,又或者是没扎进去,组织样本被海水所污染……
总之不确定性实在是太多了,
地面不得不慎重考虑,
毕竟王猛留在木卫三上的大型钻探设备并不多,
用一个便少一个,容不得半点浪费,
但冰下海洋的异常生物总也要进行接触,
因此在慎重考虑下便同意了骆世经的方案,
虽然是同意了骆世经的计划,
但为了最大可能发挥钻探设备的作用,
这次下去,不仅仅是为了进行穿刺,
而附带了其他大量的科研项目,
所幸,当初在蓝星上便考虑到这种情况,
很多科研设备都已经提前准备好了,
但为了实验的稳定性,
骆世经与其他航天员,进行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
才完成了第一次冰下海洋的探测准备工作,
又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才穿过一百多公里厚的冰层,
将钻探设备上携带的探测器成功的布置在了木卫三的冰下海洋浅水区域,
之所以没有布置在木卫三冰下海洋海面上。
还是因为木卫三受到木星巨大的潮汐力影响,
周期性的产生滔天巨浪,在冰层与海洋之间形成空腔结构。
只有在海中才能保证探测设备的安全,
在探测设备布置稳定后,
接下来的探测工作出乎意料的顺利,
穿刺针头轻易的便下到了,距离海底五十公里的位置上,
因为特殊的开放构造,使得内外压强平衡穿刺设备也没被压扁,
而那些像是鹦鹉螺的生物在灯光的吸引下再次出现,
似乎是为了抢夺光源,
一些触手被轻易的便穿刺设备所扎到,
这些触手虽然起来有些发黑
但不像是一些专家所预料的那般坚硬,
并不明显穿刺设备很容易的扎了进去,
在这有些发黑的表皮下,却是一些粉嫩的组织,
触手只顾着光源,
根本没有意料到自己身上失去了什么东西。
直到穿刺设备返回浅层海水也没有发生什么意外,
而这次的探测取样活动,
让骆世经有了重大的发现,
纵使现在回想起来,他也觉得不可思议,
此时的骆世经一边整理着,即将发送给王猛的资料,一边与高宇驰交流着什么,
“谁能想到,低温休眠技术上在人体组织上浸润所遇到的问题,会在这种外星生命上获得突破!”
“说起来,也只差临床试验了!一旦临床上获得突破,这对于你们航天员来说,
将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是啊!”一旁的高宇驰也是表示赞同的点了点头,
若是低温休眠技术得以应用,
就算以当前技术,人类也有可能到达其他星球,
“不过,这项技术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让人体休眠的时间并不长,还需大量的实验,
人体实验,这恐怕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也不知道那位,现在急着要这项还未完善的技术是为了什么?”
骆世经还不知道,王猛即将远行的想法,
但已经猜出什么的高宇驰,却抬头看向了窗外的宇宙空间,
心中再次产生了那个疑问:
“他究竟想要前往什么地方?”
“好了!”在高宇驰沉思这个问题时,
骆世经已经准备好了资料,
看到屏幕上,已经显示正在向中微子信号控制室发送信息的界面,
高宇驰再次点了点头:
“麻烦你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