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勤政殿内,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几位大臣正襟危坐在殿内,面色各异,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坐在上方的楚王熊章身上。
尽管他们多番劝谏,但楚王熊章还是态度坚决地表示绝不能因为粮食短缺就去损害百姓的利益,强行从他们手中购买粮食。
对于这种情况,大臣们不禁面面相觑,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应对。
总理大臣弥生,他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实际上却一直在暗中观察着楚王的神情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弥生脑海中的思绪如潮水般汹涌澎湃,各种念头交织在一起,让他在其中寻找着种种可能性。
然而,突然间,一个灵感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心头,令他心中猛地一动,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了一丝曙光,他似乎突然意识到了自家大王的想法。
正当弥生暗自琢磨的时候,楚王熊章的目光恰好转移了过来,两人的视线在空中交汇。
弥生心中一惊,急忙避开了熊章那锐利的目光,迅速低下头去,不敢与之对视,尽管如此,他的眼中仍然闪烁着不易察觉的精光,透露出内心的激动和兴奋。
他已经收到了自家大王的信号,这也是君臣多年的默契。
过了片刻,弥生缓缓抬起头来,脸上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是那若有若无的微笑以及微微眯起的眼睛,显示出他此刻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总理大臣弥生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樊须、端木赐、景琰和申行等人苦口婆心地向楚王进谏。
然而,尽管众人言辞恳切,自家大王却始终无动于衷,脸上毫无表情,看到这一幕,弥生的嘴角不易察觉地微微上扬,流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笑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殿下的几个人渐渐感到力不从心,纷纷无奈地选择了放弃。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弥生终于缓缓站起身来。
只见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然后恭恭敬敬地朝着熊章躬身行礼,开口说道:
“王上啊!您爱民如子的仁德之心,真乃是世间罕有,放眼当今天下的诸侯,又有哪一个能与您相比呢?恐怕也只有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才能比得上呀!”
弥生这番话一出口,原本已经安静下来的大殿内顿时掀起一阵波澜。
景琰、樊须等人听后,立刻愤怒地瞪着弥生,眼中仿佛要喷出火来。
在他们看来,此时此刻弥生最应该做的是继续劝解大王收回成命,而不是在这里说这种阿谀奉承之词。
可是,面对众人充满敌意的目光,弥生却恍若未觉,依然一脸从容淡定。
坐在王座之上的楚王熊章听完弥生的话后,神色依旧平静如水。
他先是隐晦地扫了一眼其他臣子,随后用一种不紧不慢的语调回应道:“三皇乃是上古圣贤,其德行惠及苍生万物,寡人自愧不如,怎能与那些先贤相提并论呢?”
对于楚王熊章的话,弥生的神色更显得恭敬起来。
“王上,在楚国之中除了黎庶之外,还有一些人的手里握有更多的粮食,臣以为既然王上不愿意购买黎庶手上的粮食,或许可以从这些人的手里购买粮食,如此不仅能够缓解楚国的后勤压力,也不会伤害到这些人”,总理大臣弥生朗声说道。
听到弥生的话,其他大臣先是一愣,而后露出恍然之色,然后都向弥生投去复杂的目光。
上位的楚王熊章在听到弥生的话后,眼中的笑意一闪而过,消失得极快,好似没有出现一般。
“除了黎民百姓,还有何人手里有粮?”,楚王熊章脸上带着一丝急切的追问道。
“王上,这些人就是有爵位的贵族们”,总理大臣弥生一脸肃然的说道。
“贵族?”,楚王熊章将目光看向其他几位大臣,脸上露出犹豫的模样。
“王上,楚国的爵位有二十等,最低的是下士,最高的是君侯,以最低一等的下士为例,根据军功授爵法规定,斩首三人就可以被封为下士,下士就可以享受岁禄五十石,田一顷,宅院一座,军中至少可以担任伍长之职。
其中的田一顷所需要缴纳的粮食不过一成,而普通黎庶的田地则需要缴纳三成的粮食,这其中就相隔了两成。
据臣所知,如今楚人拥有爵位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六十万,他们的封田占据楚国所有的土地的五成,所以这些土地的产出只有一成才会缴纳给府库,所以这些人的手里定然有不少存粮,臣建议朝堂向这些人购买粮食,而这些人少了一点粮食却不会有太多的影响”,总理大臣弥生说道。
听到弥生的话,其他的人都没有说话,殿内之人哪一个不是高爵位的人,尤其是景琰、申行、公孙州这三人可都是封君的存在,家中良田无数。
楚王熊章听完弥生的话后,将目光一一落在殿内几人的身上,凡是被其目光注视,都感觉心中一颤。
“臣愿意将家中多余的粮食全部献给王上,以缓解府库的压力”,端木赐率先起身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