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还是让臣给大王介绍一下吧。”少府令工正注意到了熊章的目光,他立刻心领神会,赶忙开口说道。
熊章微微一笑,点点头。
工正领会到了熊章的意思,然后环顾四周后,然后将熊章领到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面前。
“王上,这位您应该是很熟悉的。”工正指着那个男子,脸上露出了笑容。
“哈哈,公输子,少府之中最顶尖的大匠之一,工学院荣誉院长,寡人怎么会忘记你呢?”熊章看着眼前四十岁的男子,笑着说道。
公输班连忙躬身施礼,谦虚地说道:“王上过奖了,微臣不过是略通技艺而已。”
熊章摆摆手,继续说道:“公输子太谦虚了,如今你设计的弩箭和公输氏投石机、云梯等利器,在战场上可是大放异彩啊!这些武器让我楚国军队如虎添翼,屡立战功。列国对这些利器可谓是又恨又怕,视你如肉中刺,但在寡人眼中,你可是我楚国的大功臣啊!”
公输班听到熊章的话后,脸上露出了一抹略带不好意思的局促的笑容。
他略微低头,轻声说道:“王上,臣现在已经成功地对弩箭进行了改造,其性能相较于之前有了显着提升,如今弩箭的射程也比原来多出了整整五十步!此外,公输氏投石机的性能同样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改进,射程比之先前远了不少。”
言及此处,公输班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这些战争利器就是他最为珍视的宝贝一般。
熊章闻听此言,脸上也浮现出欣喜之色,他连忙说道:“若真如你所言,效果如此显着,那寡人定会让兵部前往你的作坊采购这些精良的兵器。
毕竟如今战事吃紧,若能让战争兵器的性能得到改进,无疑会使前线的将士们减少许多伤亡。”
熊章深知,在激烈的战场上,一件优秀的兵器往往能够决定生死存亡。因此,当他得知公输班又改进了弓弩和投石机时,心中自然是无比欢喜。
而公输班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改进这些兵器,除了他自身的才华和技艺之外,还得益于楚国颁布的专利法。这项法律为公输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得他能够将自己的弓弩和投石机制造之法注册为专利。
在这个时代,各国之间的军事竞争异常激烈,兵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公输班深知这一点,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对兵器制造的深入研究,不断地改进和创新。而楚国的专利法,无疑为他的努力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持和保护。
不仅如此,公输班还凭借着这项专利,带领着公输氏家族开办起了兵工厂。这个兵工厂不仅生产投石机和弓弩,还涉及其他各种兵器的制造。而兵部,则成为了公输家唯一的客户。
这样一来,公输氏家族不仅在兵器制造领域保持了领先地位,还通过与兵部的合作,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只是,这些年诸国在投石机和弓弩上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与楚国的差距越来越小。公输氏作为楚国的军工巨头,其地位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这样的局面,公输班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努力地研究和改进。
终于,他成功地改进了投石机和弓弩的制造工艺,使得这些兵器的性能得到了显着提升。
这对于楚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正如楚王熊章所说的,只要这些改进后的兵器效果显着,兵部肯定会大肆采购。毕竟,对于熊章而言,付出一些钱财就能解决的事情,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公输家组建军工厂还是熊章的授意,因为他要设立一个典型,鼓励少府的大匠们利用他们的专利技艺赚钱。
如此一来,公输班不仅能够通过制造和销售这些先进的兵器获得丰厚的利润,同时也为楚国的军事力量做出了重要贡献,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公输班保持着创造的热情。
当然,他们作为少府的大匠,专利少府肯定也是要占一半的,大匠们开的作坊加工收益,少府至少要占据三成。
在楚王熊章对公输班进行表扬和鼓励一番之后,少府令将其引领到另外一人的面前。
“王上,此人乃是朱鹮”,少府令指着一个四十多岁的粗犷男子介绍说道。
“原来你就是朱子”,楚王熊章在听到朱鹮这个名字的时候,脑海之中立刻有了这人的印象,说道:“一年前,朱子创造出了水力锻造之法,不仅节约了锻造的人力,效率也大大增强了,这对于少府而言乃是一个巨大的功绩”。
“臣但不得大王如此夸赞,臣也不过是受水车的启发”,朱鹮一脸谦虚的说道。
“哈哈,朱子不可自谦,水车被造出来已经有二十年了,但在你之前可没有会想出利用水力来锻造铁金,还是朱子之才才能有此之功”,熊章言语之中对朱子是十分的肯定。
就像后世的牛顿,在他之前,被砸头的人有那么多,为什么就牛顿能发现万有引力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