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他的身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挺拔,甚至比起当年登基之时,更显威武雄壮了几分!
他姬炎武万万没想到,自己也会有高光时刻!历史的记载中必然会有他姬炎武隆重的一笔!
“参见陛下!”随着这声高呼响起,在场众人纷纷跪地行礼,整个场面庄严肃穆。
此时,所有该到之人无一缺席,就连姬缨也赫然在列。
要知道,姬缨一直以来都是凌不凡最为坚实的后盾和依靠,但在此刻,形势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凌不凡反倒更像是姬缨的有力支撑。
再看那大皇子,此刻他的面庞之上布满了凝重之色,仿佛有千斤重担压在心头一般沉重不堪。
与之相比,二皇子同样面色凝重,但他将自己的真实情绪掩饰得更深一些,如果不是仔细观察,很难察觉到他眼底深处潜藏着的不安与忧虑。
如今的局势对于大皇子而言可谓颇为不利,曾经全力支持他的徐会已然倒戈相向,不再站在他这边。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至少还有徐万依旧坚定地拥护着大皇子,毕竟徐世文始终与大皇子同心同德、休戚与共。反观二皇子那边,则有着马瑾作为其得力臂助。
只不过当听闻大乾取得如此辉煌胜利之时,马瑾整个人都惊愕得半晌回不过神来。
很明显,他根本无法相信大乾竟然能够赢得这般干脆利落、漂漂亮亮!
一时间,他的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因胜利带来的喜悦之情,又夹杂着深深的忧虑之意。
原因无他,这场大捷过后,兵权实际上已在某种程度上落入了凌不凡之手。
而众所周知,姬缨向来与凌不凡同气连枝、关系密切。
尽管此前他曾与姬缨暗中达成协议,决定先联手将大皇子淘汰出局,但面对眼前实力愈发强大且难以捉摸的姬缨,他不禁心生忌惮......
虽说姬缨口口声声表示对皇位毫无觊觎之心,可这样的说辞又有几人能真正相信呢?
在权力斗争的漩涡之中,人心难测,一切皆有可能啊......
“诸位爱卿平身……”只见大乾国君端坐在龙椅之上,他那张布满笑容的面庞犹如春日暖阳般和煦,令人心生亲近之感。
其双目之中闪烁着欣喜与欣慰之光,仿佛整个朝廷都因这场胜利而变得美好起来。
“真是天佑我大乾!天佑我大乾啊!”大乾国君激动地站起身来,双手高高举起,向着天空大声呼喊着。
他的声音回荡在朝堂之上,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这份喜悦之情。
“此战我大乾不仅获得了辉煌的胜利,更是赢得堂堂正正!
凌不凡实乃我大乾之福星啊!亦是朕之福气!”
就在这时,吕志轩率先一步从群臣之中走出,恭敬地向大乾国君行礼后说道:“陛下所言极是!
凌公子此番立下不世之功,实在是我大乾之幸事!”说罢,他微微抬头看向大乾国君,眼中满是钦佩之色。
大乾国君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缓缓坐回龙椅,轻声说道:“此战确实该重重赏赐,然而据朕所知,凌不凡此子向来对功名利禄不甚在意。
如此一来,便先赐予他黄金万两吧!
至于具体该如何封赏,待大军班师回朝之后再行商议定夺。
不知诸位爱卿对此战可有什么独到的见解或想法呢?”
话音刚落,原本还热闹非凡的朝堂瞬间安静下来。
众多大臣们面面相觑,一个个都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他们心里清楚得很,大乾国君这番话看似是在询问大家的意见,但实际上却是一种质问——为何在此之前无人能够预料到这场胜利?
又或者说,在这场战争中,究竟是谁拖了后腿?
想到这里,那些大臣们不禁感到自己的老脸一阵发热,纷纷低下头去,不敢轻易发言。
这赤裸裸的暗示就是在秋后算账!
这也非常符合这位大乾国君的性子,他好似在质问群臣:当时你们瞎了狗眼,都来反对我,现在打胜仗了,你们也该自个批评一下了吧?
马瑾心头一紧,赶忙向前迈出一大步,然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恭恭敬敬地说道:“陛下!
微臣那时真是鼠目寸光、见识浅薄,仅仅只是看到出征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其中的风险也难以预测把控,万万没有料到凌公子竟然拥有如此惊天动地的雄才大略。
微臣着实不应该只为了自己那一点点私心杂念,就胆敢妄图阻挠陛下您英明神武的决断,甚至还因此而扰乱了军心士气,微臣罪该万死啊!”
说罢,他将头深深地埋在了地上,不敢抬起半分。
大乾国君面无表情地冷哼了一声,眼神依旧冷若冰霜,让人不寒而栗。
又有一名大臣颤颤巍巍地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只见他面色惨白如纸,哆哆嗦嗦地开口道:“陛下,微臣也是被以前那些陈规旧例给死死地束缚住了手脚和头脑,一直都认为边疆地区的战事异常艰苦凶险,想要取得胜利简直比登天还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