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传》说:“不能退,不能遂,不详也。艰则吉,咎不长也。” 即不能退后,也不能如意,是因为没有详察处境。在艰难中才会吉祥,是因为灾难不会持续太久。
从爻位分析来看,大壮卦中初九和九三是阳爻居刚位,具有积极向上的动力,但也需注意适度;九二和九四是阳爻居柔位,刚柔相济;六五是阴爻居刚位,虽位置不太恰当,但有正应且居中位;上六是阴爻居柔位,处于卦的最上方。总体来说,大壮卦提醒人们在自身强大时,不要为所欲为,而要坚守正道,用智慧和理智约束自己的行为。强大的实力是成功的保障,但如果不能坚守正道,肆意妄为、好大喜功等,就会给自己带来灾祸。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强盛而导致的问题,如行事冒进、态度傲慢等,当止则止,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灾祸。在具体的情境中,各爻辞的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五、遁卦的智慧:彖传、象传与十翼解析
遁卦,也写作遯,是《周易》六十四卦之一,《周易》通行本第三十三卦,帛书本第三卦。卦辞:“亨,小利贞”,象征“退避”。
遁卦所言“退避”,并非宣扬无原则的消极逃避,而是在告知人们,在事物的发展受阻碍时,可以暂行退避,等待来日振兴复盛。
彖传原文及译文:《彖》曰:“遯,亨”,遯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遯之时义大矣哉!
译文:《彖传》说:所谓“遁亨”,是讲初六在“退隐和逃避后将会得到亨通”。阳刚居中正而应于下,顺应时势而行。“做小事有利益”,这是因为阴气将渐趋漫延、生长。这说明遁隐的时间具有很大的意义。这里的“刚”指阳爻九五;“应”指下应六二。阳刚居尊应下,说明阳刚将退之时;阴爻由初至二,象征阴气逐渐增长,此时应及时退避。若阴爻渐而至三,则成《否》卦,“否”后再隐退,就来不及了。
象传原文及译文:《象》曰:天下有山,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译文:《象传》说:高高的天空之下耸立着一座座大山,这种景象象征着遁隐。君子因此归隐山林,远避小人,没有凶恶的心,却以严厉的态度对待小人。此处“君子”指四阳爻,“小人”指二阴爻。阳爻居外,阴爻居内,象征君子退避,小人日进,所以说“君子以远小人”。“不恶”指憎恶不形之于外,“严”指“威严”“严厉”,有凛然不可侵犯之意。
爻辞:初六: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
《象》曰:“遯尾”之厉,不往何灾也?初六退避之时,落在末尾,这是有危险的,不宜有所前往。如退避已晚,暂止则无灾。
六二: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
《象》曰:执用黄牛,固志也。用黄牛皮制成的绳索捆绑,没有人能够解脱,说明六二有固守不退的意志。六二与九五正应,欲随九五“嘉遁”,但是被时势所羁绊,不能遁去。
九三:九三,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
《象》曰:“系遁”之“厉”,有疾惫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心有所系,不能遁去,有疾患、危险;若是用于蓄养臣仆侍妾,可获吉祥。九三当遁而又因心有所系不能遁,用畜臣妾的办法对待小人可作为补救手段获吉,因其不可胜任国政大事。
九四: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象》曰:君子好遁,小人否也。喜欢遁隐,对君子则吉,对小人则不吉。君子喜欢遁隐,小人则做不到。
九五:九五,嘉遁,贞吉。能够及时而美好地遁隐,坚守正道可获吉祥。
上九:上九,肥遁,无不利。远走高飞地遁隐,没有不利。上九能飞遁而去,所以无有不利。
历代易学家对《周易》多有注释,因此对于遁卦的彖传、象传与十翼的解析也存在不同见解。例如对于遁卦六二爻《象传》中“固志也”的解释,有说固守中正之志,有说六二束缚遁退者不使遁去,亦有说六二志在退避而不可移等。
对于九五之“位”的喻象,诸家也有不同说法,或说是“大臣”象,或说是“天子”象。
需注意,《周易》的解读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多样性,不同的人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得出不同的结论。在研究和探讨时,应保持开放的心态,参考多种观点,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同时,也不应过分依赖卦象的预测功能,而应以其蕴含的智慧和哲理来指导生活和行为。
五、大壮卦的智慧:彖传、象传与十翼解析
大壮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一,其卦象为雷天大壮(震上乾下)。以下是对大壮卦的彖传、象传与十翼的解析:彖传:“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