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职位,无论那一个,都位高权重。
两者合二为一,给他一人,对他的看重,无以复加。
但,之前只听说招董助,没听说董秘,和资料有误。
周首资把目光投向于斌,寻找答案。
于斌闻弦歌而知雅意,笑问:“司董,您对人选的安排有变化?”
司雨点头:“感觉周总只当董助有些屈才,我这边迟早要找董事会秘书,如果周总来就一肩挑算了。”
这句话信息量很大。
第一,直言高度认可周首资。
第二,公司即将考虑IPO上市。如果不IPO,不会找董秘。
第三,暗示:本来是两个岗位,分别给两个人。
因为看重周首资,才让他一肩挑。如果换做别的董助,依然是两个人选分别担任。
于斌一听司雨表态,当即表示赞同:
“周总干过大米CFO,负责过大米港股上市,来思雨文化当董秘,驾轻就熟。”
说实话,单一个董事长助理,周首资是有些看不上的。
3000亿大米集团的国际部总裁,和600亿公司的董事长助理。
这两个岗位,孰轻孰重,孰高孰低,不好比较。
跳槽嘛,理应往高跳。
周首资的目标,圈定在全球五百强,或者字符、蚂蚁这类头部独角兽。
思雨文化,虽然贵为全球独角兽第十,还差点意思。
难不成,我从大公司往小公司跳?
要不是于斌居中撮合怂恿,他第一面都不会和王诗聊。
但,聊到现在,董助再加上一个董秘,这踏马的份量,就不是1+1这么简单了。
董事会秘书,可不是普通秘书,别被“秘书”两个字欺骗了。
是准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管理架构里,至关重要的角色。
负责资本运作、找风投战略支持、投资商信息传递与协调、对接证券监管机构和投资商等等工作。
董秘+董助,意味着他既要管财务,又要管业务,必定是董事长心腹。
论职位重要性,远高大米的国际部总裁职位。
毕竟,董助这个岗位是老板身边最亲密的岗。
和皇帝的近身大臣一样,贴身大员,位高权重。
两个岗位合二为一,兹事体大,所以周首资用眼神示意于斌,寻求证实。
而司雨的回答,说让他感激涕零都毫不夸张。
居然直言“干董助屈才”,临时加岗,让他一肩挑。
这副礼贤下士的态度和架势,比当初雷君让他来大米,有过之而无不及!
果然,华国老话没说错,天上九头鸟,地下楚江佬。
这些楚江人,劝起人来,简直一套又一套,让人防不胜防。
前有雷君,现有司雨......
周首资按下蠢蠢欲动的心思,和热乎乎的激动心情,赶紧表示感谢:
“感谢司董厚爱,谬赞。”
语锋一转,谦逊道:
“不过,干董秘,确实在我能力范围之内。财务和实际业务,我都有丰富实操经验。”
该谦虚谦虚,该高调高调。
面对准雇主,一味谦虚可不行。
司雨洒然微笑,心想:小周同学认可岗位,动心了。
于斌也接收到周首资给出的信号,帮他问道:“既然司董设董秘岗,那您这边IPO计划是怎样的?”
这个问题很重要。
关系到周首资能拿到多少股权收益。
他不好意思问,猎头帮忙问。
这个级别的候选人,基础年薪只是比较少的一部分,大头在证券收益,包括股票和期权。
特别是思雨文化这种准IPO企业,哪个人来,都是冲着把公司干到上市,来拿证券收益的。
周受资刚在大米吃过亏,被雷布斯伤了心。
吃一堑长一智,不问清楚,他肯定不会来思雨文化。
司雨回答:
“具体上市计划还没有,但我希望在18个月内,完成IPO。
以我司的盈利水平和规模,上市应该不难,难得是拉升股价。”
有一说一,以思雨文化当下的盈利情况,并不需要上市融资圈钱。
但司雨考虑到,他的记忆只到2024年初为止,不知道后续变化。
万一经营环境有大变化怎么办?
最安全可靠的方法,就是在自己记忆的时间范围内,先上市。
利用自己熟悉的网红经济、直播电商、短剧风潮把市值拉高。
等股价到高位后,套现一部分,持股小部分,转型做天使投资人。
学砍多多创始人黄老板,及时安然身退,早早享受生活。
2020年夏天,黄老板宣布卸任砍多多CEO。
次年春节后,宣布不再担任董事长,彻底退休。
这一出人意料的举动,引发轩然大波和诸多猜测。
互联网上对他退休的评价褒贬不一。
有人质疑他退休的真实原因,并非他所说的想追求自己的科研梦想。
不管别人咋说,司雨很欣赏他急流勇退的勇气和智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