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越王府迎来了自己的主人。
越国的世子!
世子很低调,足不出户。
当然,这里是京城,又是在皇城之中,无论他的行踪多么隐秘,都逃不过锦衣卫的耳目。
就在世子入京的当日,常遇春就入宫向皇帝禀报。
能随时入宫面圣的人不多,常遇春是其中之一。
皇帝沉吟片刻,挥手命常遇春退下。
越王对朝廷没有敌意,世子想要谨慎行事,也就随他去吧!
半月之后,世子递牌子入宫,求见皇帝陛下。
皇帝在乾清宫接见。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大礼参拜之后,世子便奉上了厚厚的清单。
贡品!
“臣半月前便已抵京,因贡品从越国运来,耽搁了一些时日,请陛下原谅!”
短短数句,世子不但解释了原因,还将责任推到了自己的父王身上。
越王早已向皇帝示好,皇帝绝不会因为这种小事怪罪。
“朕与越王情谊深厚,你不必拘束!”
皇帝微微一笑,将单子递给了身旁的杜公公。
世子谢过,不过还是表示不能违背朝廷的礼制。
皇帝赐座!
“越王身体可好?”
等世子落座,皇帝关心起越王的健康。
这可不是客套,皇帝对越王的身体状况十分关注。
一次小小的叛乱,让皇帝敏锐的察觉出越国的隐忧。
而南方的安定,是皇帝平定梁、徐二国的底气。
如今,又多出了一个桐国。
“父王饮酒食肉,与往常一样。”世子的回话十分简洁。
虽然只有两句,却透露出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同往常相比,越王的身体状况并未下滑。
至于另一层意思——
那就是越王酗酒!
酒会伤身,再加上诸侯王的身边又不缺美色。
这种状态,还能保持多久?
世子之所以如实告知,是因为越国涌动的暗流。
世子常年领兵在外,兄弟们虎视眈眈,一旦越王薨逝,世子必然会面临一场腥风血雨。
更何况现在与徐国交恶,猴子们又都蠢蠢欲动。稍有不慎,传承了两百余年的越国,很有可能就此终结。
越王命世子前往京城,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让世子得到皇帝的支持。
“回去后替朕劝劝越王,杯中物虽好,还是得适量。”
皇帝的语气中流露着浓浓的关切。
世子起身谢过,皇帝笑着命他坐下说话。
“既然来了,就在京城住上一段时日,陈国、燕国、宋国,还有代国的世子都在京城,你正好可以同他们多交流沟通。”
看着面前的世子,皇帝语气温和。
世子听出了皇帝的弦外之音,再次起身谢过。
————
当夜,皇帝在乾清宫设宴,替越国的世子接风。
其他几位在京的世子,和两位亲王都出现在乾清宫中。
那两位亲王,自然指的是睿亲王和平亲王。
暂且不去理会乾清宫的热闹,东线,边界处已经逐渐安静下来。
虎贲军依旧驻扎在边界,军营内,张统领死死的盯着面前的舆图。
舆图上,不同的符号,代表着不同的势力。
桐国占据三省之地,北有陈国,南有鲁国,东边是大海,西边则是朝廷控制的区域。
陆北有一部分边界与陈国共享,张统领的视线,就落在那不足百里的边界。
镇东军在此处布置了上万人,用来接应将来从陈国退回的败军。
目光顺着这条线缓缓东移,那是桐国与陈国之间的边界。
锦衣卫有消息传来,桐军已经越过了边界。
溃败的吴军在陈国的南境撒野,结果却让桐军趁虚而入。
中军帐的灯光亮了整夜!
第二日,张统领下令,命镇东军越过边界,进入陈国境内清除残寇。
这项极其冒险的决定,让麾下的将领心惊不已。
等命令传到镇东军的大营,陈国王妃的马车刚好越过边界,进入代国的境内。
这种舍近求远的路线,自然是因为南境的不稳。
代王命长岭卒护送。
这是王妃第一次离开陈国,她在车厢内端坐,心中没有丝毫的喜悦。
这场耗尽亲情的重逢,只会让她的心中充满了痛苦和不安。
陈国!
王宫内!
陈王端坐殿中,脸上带着惬意的微笑。
陈军早已熟悉野人的打法,短短的时间里,已经向前推进了数十里地。
更重要的,是陈军攻下了两处险要的关隘。
随着王妃的启程,一切都在朝预料之中的方向发展。
“主上,等王妃入京,流寇自会退去。”
相国坐在一侧,同样神色轻松。
此时,桐军越境的消息还未传到盛天。
“等到南方太平,寡人便会找梁王算账。”陈王发出了一声冷哼。
“主上,梁国在往边界增兵,恐怕又想挑起事端。”相国冲陈王拱手。
“前几日世子来信,有御史弹劾燕王,顺带弹劾寡人有不臣之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