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大雪,洋洋洒洒又下了几个月。
天气愈发的冷了。
从7月份的室外温度零下20度,降到9月份的零下40度。
这个气温讲老实话,没有很反人类。也就跟以前的黑省冬天持平。
但是到了9月初,已经尽量降低自己存在感的沈君,还是在出工路上被冻死了。
祝盟听到这个消息时,内心平静无波,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而梁阙也终于松口气,不是他说,有些畜牲确实还是太禁活了。
七月末感冒一次,好险活了下来。八月初一头栽雪窝子里,总该完蛋了,结果得了肺/炎一路苟延残喘坚持到九月。
幸好肺/炎还是给力的。
让沈君这种人渣庸庸碌碌死于生活的磋磨,是一种很称他的死法。
令全国人民震惊的一个消息是,进入九月之后,花国其他地域气温均降至零下三十至四十摄氏度。
而黑省全省温度达到零下七十摄氏度!
直逼北极最冷时期!
这个温度,别说人了,连傻狍子都直接冻死,北极熊到了这,都得直呼到家了。
这个时候,就充分体现出我们花国制度的先进之处。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一千万吨煤炭入黑省,全国人民齐伸手。”
“川省5000吨干辣椒驰援,助力黑省人民度过寒冬。”
“粤省1万吨浓缩蛋白膏,助力黑省人民消除饥饿。”
“全国人民通过全国通【助力黑省】通道,捐献棉麻衣料1亿件。你一件,我一件,抵抗严寒,小事一件。”
大一大早,一号院饭桌上。
祝盟一家人,一边吃着早餐,一边人手一个手机。
所有人正在刷全国通上的消息。
当祝盟看到那条“川省干辣椒进黑省”的报道时,她不由感叹:
“这川省不愧是吃辣大户,他们怎么到现在还能有这么多辣椒储备,那他们至少到底有多少辣椒?”
祝盟这个问题,其他人都回答不了,不过桌上另外两小只,都不由自主竖起了耳朵。
只有梁阙,快速翻阅了早一年半前的新闻,才从中得到一鳞半爪的信息。
他沉吟道:
“前年川省限流辣椒交易,把辣椒作为战略物资入库,约莫30亿吨左右。经过这两年的消耗,估计还有不到25亿吨。”
这是梁阙经过快速筛减各类消息之后的结论。
至于其他推测,祝盟也就能从中感慨,“啊,以前我们国人一年要吃点那么多辣椒。”和“那现在人们已经相当节省了。”
从这些吃穿住行方面的数据,就能看出来,全国都已经进入节能模式。
如果这场全球大灾变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小人类对地球造成的影响,那么可以说,它已经达成这个目标了。
有了全国人民的支援,黑城咬牙稳住了人口死亡率。
而因为室外的低温,锦市统战部再次下达猫冬令。
除必要人员以外,所有人开始躺平消耗镇府财政。
后勤部规定:
持有锦市身份证明公民,每天免费领取1斤蛋白饼,1升雪水。
12岁以下儿童和70岁以上老人,每天额外领取1升热水。
这些福利,理论上全市人民都可以享受。
不过锦市通上规定,避难所外民众只能到避难所领取。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住在离避难所100公里远的桥东,那他就得在野外顶着零下四十度的寒风,徒步100公里,才能领到当天的福利。
所以这一决策,也基本避免了避难所之外人口去领取口粮。
祝盟山上的人,倒是离的挺近。
不过观星山上的居民,没人对免费的蛋白饼下的去口。
他们中最低等级的居民,都可以在食堂和粮食银行买到地瓜和土豆。
热水更是每家每户不断的烧。
当避难所已经对居民限购煤炭的时候,祝盟表示,超市的柴火不限量!
有地方隔你就全买回家,愿意买多少都行!
当观星山人民的美好生活,再次被传播到避难所人民的耳中。
那不断顿的热水,吃不完的地瓜土豆,偶尔还有人晒一颗泡没肉的柠檬皮。
不是没有人试图强闯观星山,奈何10米厚的城墙,打也打不透,挖也挖不动,坑蒙拐骗更是没辙。
但人们又十分眼馋这边的美好生活。
怎么办呢,打不过就只好加入。
正好大家都很闲,适合网恋!
避难所这边就很绝。
为了加强两边人民的情感交流,下血本升级了避难所这边网路。
这就导致,以前避难所那边往外打语音都卡顿,现在18 岁以上50岁以下全体适婚人员,一起往外打视频都无比顺畅。
这年头人们婚恋观就很朴实。
一边图脸,图势,图才,图xxxx。
另一边就只图你吃的起地瓜。
如此之下,两边一拍即合。
很快,观星山开始举办起一场场婚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