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船长室的特种兵,拍了拍打头排长的脸,一挥手,位于雨布后的十几名士兵,就快速的窜了出来,直奔码头的值班室,仓库,以及给员工准备的休息区。
很显然,他们这是打算打一场团灭战,对此头顶上的烟刚冒完的红方排长,直接瘫坐在了船上。
原本他还想着这次演习打完,就跟团长提升副连长的事儿,现在看来还是别了。
自个儿不主动去找人家,人家都会拿着作为礼品的“拳头”,和营,连长一起过来慰问他。
虽说斩断了他未来发展有点夸张,但受到的影响绝对不会。
在战斗开始的10分钟之后,蓝军总指挥部收到了代表着任务完成的代号:抓雷。
当即两架苏二七紧急升空,同时所有的直九直升机起飞,也不搭载着多少武器,就拉着人直奔雷顺码头而去。
蓝军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在红方的后方埋下一根钉子,可能实际人数连100人都不到。
问题是这事儿自己不主动说,又有几人知道呢?
别说派人去侦查,红方的大部队都在一线部署,位于后方的要么是预备队。
要么就是给像指挥部,弹药库,综合补给站,交通要道等重要军事目标,提前准备的警卫部队。
万一这是个诱敌之计呢!红方想着派出蛟龙突击队,去敌后斩首蓝军的总指挥部。
但也别忘了,蓝军也有一支特种部队,是有能力将红方指挥部也斩首掉的。
并且高价值目标,又不是只有总指挥部一个。
像重要的弹药库一旦被摧毁,整个红方用不了一天的时间,就会陷入弹药紧缺的困境。
像综合补给站,油库也一样,战争打的可不只是弹药,经济,同时也是在打各种资源。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哪怕是到了21世纪,各国部队在行军打仗时,都有一个难以避开的难题。
那就是部队用水,不仅仅是喝水,还有如日常的洗漱,做饭用水,车辆需要定期加水等等。
这个数字可不小啊!并且不是可以避免的。
战场上正常为了保险,都是需要组织运水车往一线部队运水。
而一线部队也只会存几天的日常用水,多了抱歉,没有地方放了,毕竟一线部队需要随时行军作战。
你不可能弄一个无法移动的大型塑料水袋放在那。
然而红方不组织出足够强大的力量,去试探出钉子的真正底细,那它就跟薛定谔的猫一样,变得非常不确定。
可能只有一个连,对整体局势造不成太大的威胁,这也可以是一个营,直接以总攻的模式进攻红方的一个重要军事设施。
不过这么做,肯定是不保险的,因为红军也是有着不小的空中力量,在有局部空中优势的前提下。
即使己方一个连被敌人一个营包围,也是有很大几率突围出包围圈,并且敌人要付出大量的伤亡。
所以蓝军打算拿下第2个重要目标,那就是唐仇之前让飞龙特种大队派出一部分特种兵,准备在某一时刻拿下的西村火车站。
只要将它也一起收入囊中,那红方即使再怎么怀疑,也不会轻信位于他们后方的蓝军,就只有几十人的规模。
即使侦察兵得到的也是这个数字,那也只会认为是蓝军打的烟雾弹,就是为了让他们放下戒心,然后派人主动上去送死。
“蓝军各支部队准备进攻3号区域,以最快速度拿下陈家沟桥,空军部队持续提供空中掩护。
保障敌空军部队,无法向我陆军发起实质性的攻击,令炮兵团持续提供火力掩护,没有任何的弹药限制,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能打多少发就打多少发”。
王庆瑞站在昨晚刚刚搭进去的前线指挥部内,不断的下达着命令,被他如此重视的目标也只有一个。
那就是演习场从沿海区通往中部地区,唯二的桥梁——陈家沟桥。
这座桥其实并不是很大,总跨度也不过25米,问题是我军装备的84式架桥坦克,最大跨度只有16米。
并且说它是一个沟,实际上更像一个底下流着水的峡谷,落差能达到30米以上,建设临时桥梁的难度非常大。
也就是说一旦红军将桥梁炸毁,蓝军就不得不选择绕路,不仅所需要消耗的时间会更多,卡车走小路的运载能力,也会大幅度的下降。
不过红方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动将其炸毁的念头,哪怕是被蓝军夺走后也一样。
原因很简单,因为此地是机械化部队致命弱点之一,一旦战局发生了逆转,派出空军发射空对地导弹将其击毁,就能让大量的重型装备无法撤出战场。
至于说通过加固的方式,增加其抗打击能力?
抱歉,这座桥的年龄快有16年了,本来它就不是很坚固,就跟s2赛季时期脚盆鸡的那些坦克,你即使再怎么改装,它也是一堆废铁。
当然了,红方也不会因为此桥有这么多缺点,而主动退让,反而准备以此为中心,打一场硬碰硬的攻防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