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场激烈的军事行动中,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行动都关乎着战局的走向与无数战士的生死。
行动伊始,带队的中队长神色凝重,反复向麾下所有队员强调:“大家必须保持至少一公里的距离,尽可能退到更远的地方,一定要确保自身安全。”高空执行任务的轰炸机投弹时,偶尔会出现偏离目标的状况,绝不能让队员们因这种意外而白白牺牲生命。队员们深知任务的危险性,却个个眼神坚毅,牢记中队长的嘱托,迅速行动,在指定地点做好准备。
两个小时后,五处草堆边静候的队员们听到了远处天空传来隐隐的轰鸣声。这声音由远及近,如同命运的车轮滚滚而来。队员们立刻将汽油泼洒在草堆上,随后点燃。“呼啦”一声巨响,一堆堆枯枝烂叶瞬间被大火吞噬,熊熊烈火冲天而起,将整个夜空照得如同白昼。
当轰炸机群飞临目标上空时,清晰地看到了树林中燃烧的五处烽火,这精准地标示出了轰炸区域。带队的轰炸机中队长迅速而有条不紊地做好轰炸分配。轰炸机一架接一架,整齐地排成一列,如同训练有素的钢铁巨兽,对准地面上的树林,毫不犹豫地投下密集的燃烧弹。由于此次轰炸区域相对较小,轰炸机必须万分小心,稍有偏差,炸弹就可能飞出预定区域,造成不可挽回的误伤。因此,他们必须在几十秒内尽可能多地投下炸弹,之后剩下的轰炸机要迅速返回,再次进行投弹。整个投弹过程必须严格控制在三十秒内,以确保轰炸既准确又安全。
“轰轰轰”,巨大的爆炸声接连不断地响起,仿佛天边的雷鸣,震耳欲聋。刹那间,整个树林陷入一片火海。火焰好似愤怒的巨龙,张牙舞爪地肆虐着一切。树木在高温的炙烤下迅速化为灰烬,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道。“轰轰……”的声音在树林中不断回荡,树木被火焰无情吞噬,浓烟滚滚升腾。整个树林里充斥着敌军绝望的哭喊声和呼救声,火光映照着他们惊恐的脸庞。他们拼命试图逃离这片人间炼狱,可无情的火焰却步步紧逼,将他们一个又一个地吞噬。
那些侥幸逃出树林的敌军士兵,迎来的是早已布下天罗地网的特战队员。特战队员们眼神坚定,手中的武器紧握,毫不留情地对敌军进行远距离精准打击。敌军士兵在枪林弹雨中,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此刻,绝非展现仁慈的时候,一旦敌军士兵突围成功,特战队员们就不得不转入防御,躲避敌人的追击。他们严阵以待,准备迎接任何可能的挑战。
队员们原本设想的最坏情况并未出现。从树林中冲出来的只有几百名敌军士兵,他们是在树林边缘的幸运儿。而大部分敌军士兵,都在燃烧弹的猛烈攻击下,葬身火海,化为灰烬,永远留在了那片熊熊燃烧的树林中。他们的身影在火光中逐渐模糊,直至消失不见,仿佛从未在这世上存在过。
队员们目睹着整个树林上空被火光染红的天际,心中无不感到深深的震撼。这仅仅是轰炸机执行的一个波次的轰炸任务,如果整个轰炸机中队将携带的所有燃烧弹都倾泻而下,那威力简直难以想象,即便是坚硬的石头,恐怕也会被高温烧成粉末。大地在颤抖,天空被浓烟遮蔽,仿佛世界末日已然来临。
轰炸机在投下三分之一的炸弹后,调整了飞行航线,准备进行第二次投掷。然而,当机组人员看到所有的树林已经完全陷入一片火海,便意识到无需再进行无谓的弹药浪费。轰炸机轻轻扇动了一下机翼,如同完成使命的飞鸟,悠然地调转方向,飞回了基地。机翼划过天空,留下一道道白色的痕迹,宛如天空中触目惊心的伤痕。
正在返回基地途中的轰炸机,通过无线电向机场塔台的指挥部汇报了轰炸情况:“机上还剩余三分之二的弹药没有使用。”无线电中很快传来指挥官冷静沉稳的声音,确认了轰炸效果,并关切询问了机组人员的状态。得知一切正常后,机场指挥部立即下达了新的指令,向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坐标。这个坐标指示轰炸机前往另一个地点,对特战中队侦察到的、隐藏在树林中的敌军进行轰炸。指挥官的声音坚定而果断,他深知这场战斗远未结束,每一个目标都必须被彻底摧毁,不能给敌军留下任何喘息的机会。
在这场军事行动中,各个参与战斗的中队都遵循着一项重要的规定:必须定期向参谋部报告自己的战斗状况和计划安排。这种定期的汇报机制意义重大,它确保了参谋部能够准确预判敌军的动向,及时掌握战场上的局势变化。同时,参谋部还能够根据各中队提供的信息,为其他行动中的中队提供必要的支援和情报。这种信息的及时交流和共享对于整个战局的控制和指挥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指挥官们做出更加明智、科学的决策,从而提高战斗的效率和成功率。
最近,有消息在各中队之间传开,其中一个中队已经申请了燃烧弹。这一消息很快引起了其他中队指挥官的注意,他们也纷纷向东经机场的指挥部提出了相似的申请。为何燃烧弹如此受关注?这是因为燃烧弹对于隐藏在树林中的敌军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它不仅能够瞬间点燃新鲜的树木,制造出大面积的火海,而且其本身强大的破坏力也相当惊人。可以说,燃烧弹是专门为了对付那些藏匿在森林中的敌军而设计的强力武器,它能够有效地清除敌军的隐蔽阵地,为我军的进攻和防守提供极大的帮助,从而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的优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