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儿被姑姑的笑容感染,怀着美好的性情在作坊里转了一圈,信步往后院走去,现在天气越来越冷,在院子里干活的人免不了要受些罪。
比如后院大棚里几个负责宰杀鸭子的大嫂,还有收集鸭绒的人,这个时候就离不开热水。
大棚里特意盘了个烧水的炉子,上面放着的两口大锅一天到晚烧着热水,供这些人宰鸭子,烫鸭绒用。有了充足的热水,再冷的天气干活人的心里也是温暖的。
何氏手腕上带着一个棉袖筒,站在大棚里正跟几个大嫂说着话。自从出了上次孙刘媳妇的事,何氏现在把作坊盯得更紧了。
果儿走过去叫了一声大伯娘,何氏才发现她过来了。
跟麦穗一样,何氏也催果儿进屋子里暖和去,果儿身上披着宽大的斗篷,里面又穿着羽绒服自然感觉不到有多冷,便笑嘻嘻站在何氏旁边,伸出手拽着何氏的胳膊跟她拉起了家常。
那几个干活的中年妇人见果儿过来,也都忙着站起来打招呼,尤其那两个收集鸭绒的婶子,说话更是小心。
没办法,她们自问干活一直很仔细,并不怕何氏、刘氏跟麦穗几个管着,可是每当面对姚家这个果儿姑娘时,便会没来由地心里发怵。
果儿跟大家说了一会儿话,才随着何氏一同朝屋子里走去。
一进屋子,果儿想起刚才姑姑脸上的笑容,随口问何氏道:“刚才一进院子,就看见姑姑跟大家在扫雪,有说有笑的心情很好呢。”
何氏闻言抿嘴一笑:“可不是?今天听了一个笑话,心情自然很好。”
果儿好奇地眨眨眼睛:“什么笑话?”
何氏拉着果儿坐下,自己则一脸神秘地看看外头,这才凑近果儿悄悄说道:
“昨天村里的冯三媳妇去她姑家走亲戚了,你当她姑家是哪个村儿的?”
果儿:“哪个村儿的?”
何氏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闫家塘的!”
闫家塘?果儿葡萄眼骨碌碌转了一圈,这名字挺熟悉的。
何氏见小丫头一副想不起来的样子,干脆直接说道:
“就是你姑以前的那个婆家 ,住的那个村儿。”
果儿恍然大悟:“哦,我想起来了。”
何氏见果儿小脑瓜子跟上了节奏,才接着说道:
“咱村里跟闫家塘有亲戚的也就冯三媳妇了,正巧这冯三媳妇就在咱作坊里干活,昨儿请了一天假,说是她姑家表妹成亲,得过去看看,谁知晚上回来后就到老宅来找你姑,你猜是啥事儿?”
果儿一副了然的样子:“说了一个笑话呗,而且是关于我姑以前那个婆婆家里的笑话。”
何氏愕然,小丫头挺聪明啊。
果儿不管何氏的愕然,她心里的八卦因子已经蹭蹭蹭被调动起来,于是双手缠上她的胳膊急切地说道:
“大伯娘,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说呗。”
既然是个笑话,那一定是吴有田那一家人过得不好,再劲爆一些干脆出了什么大事,而且还是坏事,那可就大快人心了。
何氏咽了口唾沫,给果儿讲了起来,大致就是吴有田娶了尤家姑娘后生活的并不如意,吴家现在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别提有多热闹了。
“就这些?”
果儿怀疑地看向何氏。
何氏愣了一下道:“就这些,难道你觉得不好笑,不解气?”
果儿悻悻地点点头:“解气。”
何氏说完也笑了,那冯三媳妇自然说了很多很多,可是果儿毕竟是个小丫头,很多话她也不适合听,所以何氏才三言两语就把笑话讲完了。
“果儿你歇着,大伯娘去外头看着去,天儿冷,那些鸭子一定得收拾干净了才行。”
说着何氏就要去外头,果儿哪里坐得住,便跟着出来往前院去了。
她直接去了冯三媳妇做工的那个屋子,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一屋子的女人,她就不信冯三媳妇不把那个笑话仔仔细细,添油加醋讲上好几遍?
果然不出所料,到了前院裁剪的屋子刚推门进去,果儿正好听见里面一个有些尖利的嗓音正在绘声绘色说着闫家塘吴家的事,一屋子的妇人听得直乐呵。
见果儿进来,大家忙止住笑低下头继续挥舞着手里的剪刀。
冯三媳妇在屋子最里头没看见果儿,正说得起劲,突然发觉大家都安静了下来,一抬头看见门口站着的果儿,不由讪笑道:
“果儿姑娘,瞧我这张嘴,说着说着就闭不上了,那啥,我手上可一直没停。”
说着,冯三媳妇闭上嘴继续裁剪面前铺的布料。
果儿当然没有生气,她就是赶着来听,不是,来看大家做工怎么样了。
她并不担心有谁干活偷懒不认真,作坊里是计件算工钱的,来这里做工的人,谁不想每个月与比其他人拿的多,所以即便说笑的时候手下也不会耽误活。
果儿慢慢走进来找了一个地方坐下后,若无其事说道:“听说我姑姑以前那个恶婆婆家里倒大霉了,也不知是真的假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