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自己推得一干二净。既然佛门帮不了他,他拜佛又有何用?”
此时,那一步一跪的和尚突然停下脚步,仰天长啸:
“佛祖,你问问你的佛,当年飞花可还记得你,问问你的佛,炼狱九层可曾去过?你问问你的佛,三生石上刻着什么?你问问你的佛,能渡苦恶,何不渡我?何不渡我?!”
话音未落,一阵狂风骤起,天地间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青云道人眼中闪过一丝战意,朗声道:“既然佛不渡你,那我便陪你一战,为这世间的不公,讨一个说法!”
青云道人的话语如同利箭一般,直指佛门的心脏,法会之上的气氛变得更加沉重。
法海大师面露慈悲,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他缓缓开口,回答青云的质问。
法海:“青云道友,你所言之事,确实令人悲痛。但佛祖有云,世间万象,皆为因果。公主之遭遇,虽令人同情,但并非佛门不闻不问。佛门弟子,虽无法干预每一个人的命运,但始终在尽力渡化众生。”
此时,一位身着破旧僧袍的老僧走出人群,他是灵山脚下的一位苦行僧,人称慧苦。
慧苦:
“道友,你所提到的那个前往灵山的和尚,我知晓他的故事。他并非还俗,而是以一颗破碎之心,寻求佛祖的指引。他的一步一跪,是对生命的追问,是对佛法的深切信仰。”
青云眼神中闪过一丝同情,但语气依旧坚定:“慧苦大师,信仰若不能解答苦难,那信仰又有何用?”
慧苦:“道友,信仰并非是为了解答苦难,而是为了在苦难中找到心灵的寄托。那位和尚,他的质问,或许正是他通往解脱之路的第一步。”
此时,场中一位年轻的尼姑,名为静心,忍不住插话:
“青云道长,佛门虽广大,但并非万能。我们都在努力,即使无法改变命运,也要尽力安慰那些受伤的心灵。”
战斗虽然没有真正展开,但言语之间的交锋却愈发激烈。
青云的情绪逐渐激动,他的声音提高了几分。
青云:“静心师太,我并非质疑佛门的努力,而是质疑佛门的公正。
如果佛祖真的能渡一切苦恶,为何不渡那个和尚?为何不渡那个无辜的公主?”
法海大师此时站起身来,他的声音充满了庄严与慈悲:
“青云道友,佛祖渡人,非以人力,而是以佛法。
那位和尚,他的心结,或许只有他自己能够解开。
佛祖能给予的是指引,而非替代。”
青云沉默了片刻,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说道:
“好,那我便亲自前往灵山,为那位和尚,为那位公主,求一个答案。
如果佛祖真的存在,如果他真的能渡众生,那便请他给我一个答复。”
法海大师点头:
“青云道友,你若有心,灵山自会为你敞开。但请你记住,佛法的真谛,往往不在言语之中,而在你我心中。”
青云道人眼中寒光一闪,对佛门众僧的指责如同利箭一般尖锐:
“你们佛门不是讲究不娶妻生子吗?那么唐三藏呢?他却要听你们之言,前去那所谓的灵山娶什么大成佛法,来教化我大唐百姓。若是届时所有人族都信了你们的邪说,男人不娶妻生子,人族将何以延续?”
众僧面面相觑,一时无言以对。青云道人却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继续咄咄逼人:
“唐三藏若是真的去了,不为取经,而是让人族走向灭绝,那他不是害了大唐亿万万人的罪魁祸首吗?”
一名老僧忍不住开口:
“道友此言差矣,佛门讲究的是心灵的净化,并非让人族灭绝。”
“哈!”
青云道人冷笑一声,
“封神之前,你们佛门不是强行渡化画中神前往西方净土吗?
那些法术很难吗?
我看不过是为了扩张你们的势力罢了。
唐三藏,你不去取那狗屁经书,便不会让人族陷入困境。
别特么说什么心灵净化,你们佛门在意的只是自己的利益。”
唐三藏面色凝重,双手合十,平静地回应:
“道友误会了,我唐三藏西行取经,为的是普渡众生,而非害人。”
“普渡众生?”青云道人怒极反笑,
“你所谓的普渡众生,就是让人族断子绝孙吗?你,唐三藏,就是害了整个大唐的罪魁祸首!”
话音未落,青云道人已是剑指唐三藏,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众僧见状,纷纷摆出防御姿态,准备保护唐三藏。
“道友,切勿冲动!”
灵山大师急忙劝阻,但青云道人已是决心已定,剑光如虹,直取唐三藏。
唐三藏身边的一名年轻僧人挺身而出,手中禅杖一挥,与青云道人的剑气碰撞在一起,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一时间,佛门众僧与青云道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你们佛门总是以大义为名,行自私之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