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一行人顺利拿到鸿胪寺开具的通行文书后,便迫不及待地离开了洛阳城。
众人皆无心留恋这座千年古都的繁华盛景。
一方面,大魏森严的阶级歧视令人心生寒意,他们实在不想在逛街游玩时,还要遭受旁人的冷眼与嘲讽,平白扫了兴致。
另一方面,离家日久,思乡之情如潮水般在心底翻涌。
况且此番出使任务圆满完成,众人一心想着早日回到永国,交接任务,领取赏赐。
于是,李志一行出了洛阳后,马不停蹄地直奔静平城。
抵达静平城时,天色已晚,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在城中暂歇一晚。
次日清晨,天色微亮,他们便又踏上了行程。
很快,他们来到了正望城。
尽管之前在这里曾引发过一些纷争,但此次返程,李志却丝毫无需担忧会遭到报复与阻拦。
原来,李志从庄正那里得知,附属国使者若在面圣时获得天子嘉奖,那些世家大族、军中勋贵,多少会顾忌天子威严,不敢轻易刁难。
毕竟,能得到天子嘉奖之人,就等同于是受到天子认可了。
若你还要去刁难他们,那可就是在天子过不去了。
那些世家大族个个心底跟明镜似的,自然不会干出这等蠢事来。
正因如此,相较于初次进城时的波折,这次进出正望城异常顺利,一路畅通无阻,无人阻拦,亦无人寻衅。
离开正望城后,他们抵达了五口城。
李志原本还有些担心夏侯山因之前算计他,被他使计祸水东引,摆了夏侯山一道,夏侯山会不顾规矩前来找他麻烦。
然而,到了五口城才发现,夏侯山并不在城中。
据城中百姓所言,前些日子夏侯将军被贾家公子纠缠得不胜其烦,如今已申请调休,躲到不知何处去了。
李志听闻此事,不禁莞尔一笑。
诸事顺遂,没有人找麻烦,也没有人刁难。
这难得的顺利,让李志他们一行人心情大好,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
没多时,他们便出了五口城,来到了当初过河上岸的地方。
苏亮满面笑容,朝众人说道:“此番任务能顺利完成,全仰仗诸位。等回到永国,我做东,请大家好好吃一顿!”
贾珍听了,便笑着打趣道:“苏大人请客?那怎么也得是盛月楼那种档次的地方吧...”
苏亮出身普通,任职的又是清水衙门,一听贾珍提到盛月楼,脸色瞬间垮了下来,苦笑着说:“我那点微薄薪水,要是请你们去盛月楼,恐怕只够每人点一碗白米饭。”
众人听了,哄然大笑。
他们都知道苏亮家底并不丰厚,自然也只是开玩笑罢了。
只不过,李志在一旁听着,他笑了笑。然后轻轻拍了拍苏亮的肩膀,说道:“没事儿,你请白米饭,我请大家吃菜,咱们众筹一顿。”
李志原意是说不够的他补上,却没想到他此言一出,其他人纷纷响应,一个个不甘落后似的想要参与众筹。
这个说要请酒,那个说要添道菜,气氛热烈非凡。
正说着,只见河对岸,撑船的老丈从茅草屋中走出。
李志他们远远瞧见,便大声呼喊:“老丈!我们要过河,快过来接我们!”
老丈似乎认出了李志一行人,他手脚麻利地撑着船,朝着他们这边驶来。
没过多久,船便靠岸了。
只是说来奇怪,那老人只独自一人撑着船来,但他撑着一艘船,后面又用绳索绑着另外一艘船。
李志见先前那个少年狗丫子不在,他便好奇地开口问道:“咦,老丈,狗丫子呢?”
老人身子微微一颤,低下头,嗫嚅道:“他...他生病了...老汉我一个人也能把你们送过去...”
李志听老人这么说,也就点头道:“行,那就麻烦老丈了。”
说着,又塞给老人一锭银子。
老人接过银子,心不在焉一般,看都没看便直接塞进怀里,与之前那副市侩贪财的模样大相径庭。
只不过,李志只当老人是因狗丫子生病,心情不佳,也未多想。
众人陆续上了船。
由于穷奇营此次牺牲了不少人,而且带来大魏的贡品已被接收,原本需往返多次才能运送完的一行人,如今这两艘船便能一次性载完。
老人抬眼扫视了一圈,确认人员都已上船坐好后,便摇起船桨。
船缓缓启动,在黑色的河面上摇摇晃晃地前行。
起初,李志正与其他人谈天说地,并未留意太多。
可渐渐地,他发现前方摇桨的老人有些异样。
老人浑身在剧烈地颤抖,从李志的角度望去,能清楚看到老人后背的粗布衣裳都被汗水湿透。
李志心中泛起了一丝不安,他皱起眉头,正打算走近询问,突然听到另一艘船上发出惊呼:“这船怎么渗水了?!”
李志心中一惊,急忙转头看去,只见那艘船上的人乱作一团。
还没等李志开口,他便感觉脚下一阵发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