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箬在心里说了十遍“要慌张”,可她实在是演不下去了:“娴妃你别忘了,本宫当日可是替你辩白过的!再说本宫要是有贞淑那么个武艺高强的手下,你以为你能安生几日啊!”
如懿半眯着眼睛居高临下地瞟着跪在地上的阿箬,海兰道:“你分明是假模假样为了摘出自己陷害嫌疑,还明里暗里对主儿不恭,说主儿不够聪慧!”
“这话可是你说的海兰!皇上,臣妾冤枉啊——”
容音忙上前见礼,道:“皇上,这是怎么回事?”
皇帝捂着头不说话,倒是如懿略蹲了蹲道:“皇后娘娘,当年朱砂之事,有新的线索,皇上已经决意再次详察,毓瑚姑姑也已经带人去查问桂铎,和小福子的那个弟弟了。”说着从下往上睨着容音。
却没看出容音面上有慌乱之色,倒是阿箬一听立刻嚷道:“娴妃你敢查本宫的家人!”
如懿嘟嘴道:“这是皇上的旨意,阿箬是在责问皇上吗?”
容音看向皇帝:“皇上,慎妃的话是否问完了。”
皇帝撑着头,闷闷地嗯了一声。
容音道:“进保,先送慎妃回宫,慎妃妹妹,明日元宵宫宴,本宫还有许多细务要与你商议,劳你这半日留在永寿宫中不要出去,以便听候本宫传召。”
如懿见皇帝没什么反应,道:“皇上,既然要查,就得让阿箬进慎刑司。”
海兰冷声道:“皇后娘娘,今日之后,只怕慎妃就不能为您分忧了。”
容音无视她话中有话,道:“海兰,以下犯上,拖出去,掌嘴十下,璎珞,你来打。”
如懿刚想说什么,皇帝就补上一句:“二十下。”
如懿只得嘟嘴站在一边。
容音道:“皇上,可否先让臣妾知晓,娴妃查到了什么线索,要在元宵之前,让毓瑚姑姑亲自到桂铎大人的府上问话?”
如懿微微翘嘴,唤声“凌云彻”,凌云彻便将他查知的桂铎去年给过小福子家人钱财,小福子之弟做学徒挣钱,这荐头与傅恒似乎相识一事。
容音听到脑内元一发来的语音提示:这是非人之物,而且已经进化到铁桶僵尸形态,虽然她不知道什么是铁桶僵尸,但此人应是如懿同党。她看向皇帝,问道:“皇上,这位凌侍卫,是您派到娴妃身边帮她查案的吗?”
皇帝摇摇头,道:“皇后啊,这是后宫之事,所以朕还是得找你询问一番。”
容音道:“那就是娴妃私下联系了。臣妾不似娴妃,傅恒当侍卫的时候本宫都不敢多问什么,何况如今在外做官,他认识什么人,臣妾更不敢问,便不知晓。倒是凌侍卫所说之事,有一处不明:朱砂案在乾隆二年事发,而桂铎大人给小福子家钱财是在去年,若说事后封口,为何不在乾隆二年封口,而要在去年封口?
须知桂铎大人遭到山虎会暗杀后,因落下了严重伤病,从府尹的位子上退下来任了闲职,还多了一项药钱的大花费,这时候怎么看都不是应该做这事的时候。”
见凌云彻无言以对,又听得外间还噼啪有声,容音冷了神色,对如懿道:“当年你的确遭了冤枉,若你觉得有切实的线索,自然是应查,只是如今这线索还站不住脚,便以你一人的猜测,让宫女诘问慎妃,还要让皇上查问桂铎大人,桂铎大人是为朝廷流血的功臣,这事若是传出,皇上圣誉将受何影响,娴妃你想过没有?”
皇帝扶着头,很想告诉皇后这套词没用,他已经试过了,只要不同意查就开始头疼!
如懿只当皇后心虚,翘起嘴道:“皇上因阿箬的阿玛有功厚待阿箬,阿箬不思感激,还不安分,臣妾正是为皇上思虑。”
这时璎珞打完二十掌,拖着海兰进来,海兰已经肿得认不出来了。
嬿婉姗姗来迟,见到养心殿中情形,大吃一惊。
此时毓瑚匆匆而入,行礼后道:“皇上,皇后娘娘,娴妃娘娘,奴婢寻了桂铎大人,又按大人的说法寻了小福子的弟弟四海,已经问清楚了。
这小福子、小禄子原本就家中贫寒,当年遭了旱灾,亲戚四散,两个哥哥也失了音讯,没有送银子回家,他们一家穷得卖了田地,到今年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想起小福子在信中提过,一同伺候的人中有人的阿玛做官,所以找上门来寻个出路。桂铎大人借了他们一些银子,又替他们赎了田地。又因这家人本是河北人,所以让们到鸡鸣驿谋条生路。”
如懿嘟嘴道:“仅凭他一面之词,皇上便要轻信了吗?”
毓瑚道:“桂铎大人说,他借钱时寻了见证人,是皇姑的夫婿,裘曰修裘大人。那些银钱,四海已经还上,所以桂铎大人归还了借据,但裘大人身为见证,他那里可能还留有一份。还有那些赎买田地的田契券书,也都在四海家乡的县衙有备案。”
容音道:“皇上,看来这就是寻常接济。当年之案,因其涉及宫闱,不便详说,小福子小禄子的死,只有查案的那几位知道是怎么回事,连他们的家人都不知道。桂铎大人是外官,在不知晓内情的情况下,见女儿昔日同侪家中艰难,借些钱财出去助人度过燃眉之急,这完全有可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