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曾在土地买卖时苦苦哀求的白发老者,此刻小心翼翼地将银子揣进怀里,轻轻拍了拍,感慨道。
“活了大半辈子,从没想过能有这么多银子,王妃真是咱们的大恩人呐!
咱们以后可得好好干,不能辜负王妃的心意。”
女人们更是兴奋得眼眶泛红,以往她们操持家务,辛苦却毫无收入。
如今不仅能和男人拿一样的工钱,还能参与到这份改变生活的事业中,这让她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与价值。
一位年轻媳妇眼中闪着光,声音略带哽咽地说。
“有了这些钱,我就能给孩子买些笔墨纸砚,让他也能读书识字,以后有个好前程。”
整个村子瞬间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喜悦的氛围如同春日里蓬勃生长的藤蔓,迅速蔓延开来。
百姓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好好干活,不辜负王妃的信任。
李甜甜看到他们这些拆迁户,拿到银子的高兴劲,她也忍不住跟着露出了笑容。
只要老天爷不准幺蛾子,以后赚钱的机会多的是。
李甜甜成功拿下土地后,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建设筹备工作中。
当然,她也安排了很多人,去其它的地方找合适的学校。
与此同时,顾云起早上起来后,也在为禹州和通州的发展积极谋划。
他颁布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政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利女户的事情。
然而这一政策一经提出,便遭到了很多男人的反对。
这些人深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认为女子自立女户。
还让女子读书,接受教育等理念,完全违背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本王不管你们心里想什么,但这些都是本王的命令,执行者留下。
如果有不愿意执行本王命令的人,可以自行离开,否则杀无赦。”
顾云起不想听这些人扯那么多,冷冷的扫了他们一眼,直接就下了死命令。
“王爷!我们不是不听从你的命令,而是这些命令太过于惊世骇俗。
就算我们按照你的命令去做,可普通百姓也不会答应的。
如果强行这样去做,也有损你的名声啊!我们这也是为您好。”
禹州的知州站出来说道,他确实不敢反抗王爷的命令。
但他也想提醒一下,不要让王爷犯了众怒才好。
他也不希望王爷有事,因为他现在是禹州的知州,就相当于跟王爷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王爷好,他便能活,王爷不好,他也只有死路一条,皇帝也绝对容不下他的。
“后面的事情我自有安排,你们按照本王说的话去做就行了。”
顾云起下定了决心也不会去更改,这一点不做到的话,他夫人会不高兴的。
“是。”
看到王爷心意已决,没有人在反抗,全部都退了下去。
顾云起知道想要顺利推行这些政策,必须先转变百姓们的思想观念。
毕竟他现在也需要稳固,自己在这里的势力和名声。
让所有人接受这一观念,那他夫人的女子学堂也更好开一点。
于是他就安排了一些人出去开展宣讲活动,向百姓们耐心解释这些举措的意义和好处。
在热闹的集市上,一位宣讲者站在高处,大声向周围的百姓说道。
“百姓们,我们王爷推行这些政策,皆是为了让大家的生活更加美好。
女子自立女户,意味着她们在生活中有了更多的保障。
在过去,女子一旦遭遇变故,往往只能依靠他人,生活艰难。
而如今可以自立女户,那她们可以拥有自己独立的产业,能够凭借自身的努力过上安稳的日子。
再者,女子接受教育,这绝非违背常理之事。
女子聪慧起来,不仅能更好地相夫教子,为家庭带来更多的智慧,也能让你们的小家庭富裕起来。
我们的目的是让禹州和通州变得更加繁荣昌盛,让大家都能过上富足美满的生活啊!”
尽管宣讲者们说得口干舌燥,一些百姓依旧面露迟疑之色。
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站了出来,皱着眉头说道。
“话虽如此,可自古以来,女子无才便是德。
还要让女子读书识字,还让她们立女户,这成何体统?”
宣讲者微笑着回应道:“老人家,你要学会改变啊。
你想想看,若你家中的女子能读书识字,这对你的家庭也有很大的好处啊。
她能更好地管理家中账目,也能出去找一份好的事情做。
可以为你们的家庭挣更多的银钱,这也可以减少你们的负担啊。
还有就是,你看哪个大富人家的夫人不认识字的?
如果你家闺女也读书习字,将来也许能嫁一个大富人家也不一定啊!
到时候你老可就坐着享福了,我们人活着不都是为了想过好日子吗?”
这一番大道理讲出来,老者听了,都微微点头,似乎有所触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