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云起马上召集了孟超和顾家树他们这些得力的手下,详细地向他们阐述了自己的计划。
“我们要尽快建立红砖厂和炼钢厂,这关乎到我们未来的发展和根基稳固。
红砖厂建成后,能改变我们的建筑格局,而炼钢厂则能为我们的军队提供坚实的装备保障。”
孟超他们听了,纷纷点头称是,一提到武器,他们个个都有劲的很。
随后顾云起又让他们去挑选了一批经验丰富、头脑灵活的工匠,安排他们负责工厂的规划与建设。
“你们务必用心,参考这些资料,把工厂设计得合理、高效,每一个细节都不能疏忽。”
顾云起把他抄出来的那些资料,分发给孟超他们。
“好。”
顾家树他们每人拿了一份资料,就赶紧下去安排了。
顾云起还安排了一队精明强干的士兵,专门负责外出寻找他需要的各种材料。
随着红砖厂和炼钢厂的筹备推进,顾云起又陆续在李甜甜的那些资料中,发现了几种极具价值的东西。
凭借着资料中的信息,加上他慢慢研究了一段时间。
弄懂了之后,他又规划了十几个相关工厂。
这一下子,对人力的需求陡然增大。
顾云起不得不再次发布招聘告示,扩大招募范围。
告示一经贴出,禹州和通州的百姓们再次沸腾起来。
“听说王爷又开设好多新工厂,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啊,咱们赶紧去看看。”
“是啊,在王爷这儿干活,不仅能挣钱,还能学手艺,以后的日子就有盼头了。”
一时间,各个招聘点人满为患。
百姓们纷纷踊跃报名,无论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还是心灵手巧的姑娘。
甚至一些稍有手艺的中年人,都希望能在这些新工厂中谋得一份差事。
顾云起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中既欣慰又担忧。
欣慰的是百姓们对他的支持与信任。
又担忧的是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和人员招募,会不会影响到整个禹州和通州的种植。
“古夜,你现在去一趟府衙,让知州命令下去,每家每户的田地都不能空着。
谁家的地如果有放着不种的,到时候本王会亲自出去检查。如果有田地没有种,就罚三倍的赋税。”
绝对不能让那些田地翻着,如果没有屯粮,万一打仗了,那所有的百姓又得挨饿。
就算免了这些百姓的赋税,那也得要让他们囤粮。
那样打仗的时候,才不会成为自己的累赘。
现在正是春耕的时候,可不能错过种植的时节。
他跟李甜甜今年种的地比以前更多,他们随时都做好准备开战的打算。
粮食就是重中之重,更何况李甜甜还开了那么多食品厂。
现在整个禹州和通州又都是他们的地盘,这两个州城几乎没有空余的地方。
李甜甜在整个大雍朝,依旧还是种了很多其他地方的地。
她手上的士兵虽然没有顾云起这边多,但是也不少。
“是。”
古夜马上就转身去办事了。
这个命令一下达出去,有些全部都出来工作的人,只好不得已,又回去一两个。
在禹州和通州,顾云起与李甜甜携手开创的商业天地,热闹非凡。
玻璃厂、食品厂等各类工厂的订单如汹涌潮水,每日都将负责接单的伙计们淹没。
“今儿这订单数量,又创新高啦!”
玻璃厂的账房先生满脸惊叹地说道。
另外一个管事的,看着堆积如山的订单,既兴奋又发愁。
“这是好事,可工人们从早忙到晚,连轴转也快顶不住了。
得赶紧招人,不然这订单怕是要逾期交付。”
的确,各个工厂里,工人们忙得脚不沾地。
玻璃厂中,炉火熊熊,工人们熟练地操控着工具。
将炽热的玻璃液塑形,汗水从额头不断滚落,滴在滚烫的地面瞬间蒸发。
食品厂内,工人们专注地制作着红薯粉、土豆粉,热气弥漫,模糊了他们的面庞。
可即便如此,面对源源不断的订单,人手依旧捉襟见肘,招工启事贴满了大街小巷。
李甜甜站在府邸的庭院中,心中谋划着下一步的商业布局。
现在有布料、香皂、面膜、化妆品,还有各类日常生活用品的工厂。
“女人对美容养颜的东西向来热衷,这些产品一旦推出,肯定能掀起热潮。
而且大家生活条件好了,对生活用品的需求也会增加。”
李甜甜想到挣钱就高兴,她转身看向顾云起说道。
她给那些工人开的工资都不低,他们有钱了。
才能买更多的产品回去用,这样钱才可以流动起来。
顾云起轻轻握住她的手,点头赞同。
“夫人所言极是,只是如今工厂扩张得太快,人手短缺成了一个大问题。
我那边的厂子多是苦力活,劳动强度大,时间太久了也不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