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母……”朱元璋皱眉。
他最近一直都在研究历史上那些后宫女祸对朝堂、皇帝的影响,当然,是负面影响。
也因此,他看了许多后宫妃嫔——包括现任皇帝的宫妃、皇后,以及太后太妃等对前朝施加各种影响力的事例,并开始对此设想应对方案。
但是现在,他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情:好像,乳母这个存在被他忽略掉了。
虽然乳母并非生母,并非皇帝妃嫔,但是她们在一定情况下对皇子乃至于日后的皇帝所能施加的影响力同样不小。
甚至,如果皇子或者皇帝与生母并不亲密,或者生母早逝,那皇子或者皇帝就可能对乳母产生更加浓重的依赖之情,继而,让乳母能够凭借这样的关系来对皇帝、皇子施加影响力,或者只是对乳母家族施恩,或者还牵涉到后宫,或者直接影响到朝堂……
乳母这个存在,所能发挥的力量同样不可小觑。
——大多数条例都是针对宫妃,但是对于乳母,好像很多时候还真没有一个明确的条例。这也就给了乳母不少的空子可钻。
就像是蒙元这个情况,哈麻其实什么也没有,最开始的时候就是凭借自己是乳母的儿子的身份才能成为宿卫,并且接近元顺帝,才有了接下来的阿谀奉承、获得元顺帝的欢心……
甚至,他的母亲都不是元顺帝的乳母,而是元宁宗的乳母!
那,要是皇帝本人的乳母呢?
当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会受到乳母的影响,都会给乳母和乳母的家族大开方便之门;但是话说回来,那也不是每个皇帝都会被后宫掣肘,给某个外戚大开方便之门啊!
所以,针对乳母的相关条例,针对乳母可能对皇子皇女产生的影响、以及她可能凭借这种影响来参与国家大事的事情,还是需要尽早思考一下相应对策,防范一番才是。
乳母……说句实话,对于朱元璋来说,这简直比太后之类的影响朝堂还要让他不愿意接受。
好歹那太后还是皇帝的生母、是先帝的妻子或者妃妾呢!
-
“……?”赵光义无言以对,“这种人,就能成为礼部尚书,成为同知枢密院事?!”
元朝这是什么见鬼的毫无章法的升官机制!
宿卫出身,然后进入朝堂——这个道路倒也寻常,也算是一种常规的入朝路径,即便是在大宋也不算很奇怪。
毕竟,能够得了皇帝亲眼的宿卫,那就是天子近臣,就是人人梦寐以求的身份!
天子近臣,还有什么能够比天子近臣更加好的起步方案吗?没有。
在别的官员还在底下挣扎奋斗,还在为了政绩或者糊弄而绞尽脑汁,还想要尽可能地给皇帝留下一个好印象的时候,作为宿卫,本身直接就能够天天在皇帝眼前晃悠,而一个得到皇帝青眼的宿卫,那更是能够给皇帝留下深刻印象。
从此之后,飞黄腾达也实属正常。
——但是,飞黄腾达,那也要有个过程吧,怎么这哈麻直接就蹦到礼部尚书,蹦到同知枢密院事了???
要说哈麻凭借这种乳母的关系、凭借自己宿卫出身的关系,让元顺帝对自己印象良好,让元顺帝总愿意给他点好处、让他升官、又什么官职的时候能够最先想起来他……赵光义都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这就是这种亲近宿卫出身的优势所在。
也因此,哈麻从宿卫变成殿中侍御史,这个转变赵光义并不觉得如何,哪怕哈麻可能没有多少治国理政的能力,只是会阿谀奉承而已。
可,礼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这两个官职,就算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王朝,就算元朝和大宋有许多不同,但,这两个官职所代表的意义、所拥有的权力……也不应该和大宋来上一个天差地别吧?
而只要不是天差地别,那这两个官职就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小官!
所以,哈麻的升官过程在哪里?他做出来的政绩——哪怕只是糊弄人的面子工程——在哪里?
还是说,真就是什么都没有,但是元顺帝就是给他升官了?
“那元朝真是亡国亡的不冤!”
【而这一次回来的脱脱,非常信任一个叫做汝中柏的人,每每议事都要询问汝中柏的意见,也因为汝中柏的地位,其余官员见到他们议事都“唯唯而已”。】
【只有哈麻,一点也不收敛,经常和汝中柏发生争论,然后依旧不能达成一致,因此,汝中柏看哈麻非常不顺眼——当然,也有说法是哈麻之所以总是和汝中柏争斗,是因为他对于脱脱这么倚重汝中柏非常不爽……】
【总之,不论如何,在这一系列争斗下来,汝中柏占了上风,他成功让脱脱把哈麻踢了出去,从核心区踢到了一边,变成了宣政院使。】
【宣政院,这是元朝的特色部门,其实也属于核心权力机关,要说的话,理论上是可以和中书省、枢密院并列;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比之不如——宣政院负责掌管全国的佛教事务以及藏族地区的军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