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如此,祖氏的扛把子祖大寿,也就仅仅做了一个总兵,爵位更是没得。
自此以后,辽东军阀祖氏,失去了地盘,手上的嫡系,又严重缩水,变成了没了爪牙的病猫。
祖大寿被弃用之后,很自然的,祖氏的领头人,就变成了两个派系。
其中一个,就是年龄最大的长子,过继的祖泽润,手头上七八个牛录佐领。
另外一个,就是养子体系,堂兄侄子这类,代表的人物,就是祖可法,也是七八个佐领。
入关以后,明朝余孽,继续抗清十几年,满清也杀了十几年。
祖氏控制的军队,也不能例外,跟着满清南征北伐,纵横几十万里,伤亡也惨啊。
“如今”
“这个苏州城,有5千兵马,总共3个参领,16个佐领”
“侄子手下,有1个参领,下面5个佐领,还有中军的3个佐领”
“这些兵马,其中有5个佐领编制,是家父留给小侄的,是真正的心腹精锐”
“其他的3个佐领,则是南下的时候,从几个叔伯那边,抽调过来的”
“至于,剩下的8个佐领”
“他们都是来自张氏,刘氏,吴氏”
“哼”
“他娘的,这帮兵痞子”
“一群狼崽子,狗眼看人低的狗玩意”
“仗着京城有靠山,经常玩抗命,推诿扯皮、、”
、、、
说完这个,祖永烈又不爽了,哼哼唧唧,脸色阴沉,瞪着牛眼子,龇牙咧嘴的,破口大骂。
是的,他的苏州城,也被满清鞑子,掺水了,恶心的不得了。
更恶心的事情,身为一把手的祖永烈,号令不统一,经常被打脸啊。
道理很简单,祖氏能打的大将,老的老,死的死,凋零太多了。
祖泽润,祖宽,祖大乐,祖可法,这些就是核心代表人物。
尤其是去年,磨盘山一战,祖氏的第二代,扛把子祖泽润,一战全军覆没。
这个时候,祖氏第三代的祖永烈,被人看不起,背地里使绊子,也就很正常了。
“哼”
听到这里的吴三风,也是眉头深陷,跟着冷哼一声,嘴里哼哼唧唧:
“这帮白眼狼”
“吃里扒外的狗东西”
“刘之源,张存仁,吴守进,吴国柄”
“这他妈的,要是让老夫遇到了,见一个宰一个”
是的,出身辽东的他,非常了解祖永烈说的三个家族。
刘之源,铁杆汉奸,在老奴时代,就随他老子降清了。
吴守进,吴国柄父子。
跟刘之源一样,在辽阳的时候,就投降的鞑子,铁杆中的铁杆。
张存仁,是祖大寿的副将,在大凌河的时候,就投降了皇太极,从此死心塌地。
这三个家伙,后面也有一大堆子侄部将,遍布八个汉军旗,正黄旗汉军,也不例外的。
很明显,这三个家族,就是满清的钉子,专门盯梢祖氏,防止祖氏死灰复燃。
身为祖氏姻亲血盟,曾经的辽东扛把子,吴三风当然也看不起,这三家白眼狼。
骂了几句以后,吴三风很快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开口问道:
“永烈啊”
“这么说来”
“你手下的精兵,就是祖氏的精华所在?”
“老夫,估摸着,至少也有一半以上吧”
是啊,不听不知道,仔细一想,这个祖永烈,混的可以啊。
不过,想了一下,也就释然了。
毕竟,他老子的祖可法,是祖大寿麾下,最能打的义子,实力最强。
祖永烈,继承了祖可法的爵位,还增加了两等,肯定也继承了祖可法的嫡系精锐。
“呃”
听到这个问题后,祖永烈就有点不好说了。
半响后,又回头望了一眼,身后的养子祖承旺,才支支吾吾的回道:
“老世叔啊”
“这个呢,小侄也就是运气好点吧”
“入关以后,家父治军有方,败仗打得少”
“兄弟们,还有他们几个义子,也都比较贴心卖力”
“不过,确实是这样,一半左右吧”
“留在京城的叔伯们,手底下的佐领,编制还可以,就是空编太多”
“这么多年,留在京城,也都养废了”
“哎、、”
说到这里,祖永烈又开始唉声叹气了,一肚子的火气和不爽。
他老子是祖大寿的义子,背靠辽东祖氏。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祖氏不行了,他祖永烈也不好过啊。
喜欢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请大家收藏:(www.2yq.org)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