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的府衙,灯火通明。
福建清军的军议,大佬大将云集,继续进行着。
“嘭、、”
主位上的老武夫达素,又拍桌子了,面露喜色,满意至极。
看了看右侧的靖南王,再环顾左右,重重的点了点头,粗犷豪迈的大声夸赞道:
“好,好好好”
“海澄公,平贼三策,说的好”
“诸位,大家听一听,看一看”
“这才是俺们大清国,真正的大忠臣啊”
“不愧是先帝看中的重臣重将,老成谋国,赤胆忠心,精忠报国”
“好好好,海澄公,继续说”
、、、
说罢,大手一挥,眼中尽是真诚坦诚,大声鼓励海澄公,继续说下去。
此时,这个老武夫,心中是真的感叹不已啊。
大清国的先帝,当真是可惜了,大好青春年华,却是英年早逝了。
听说,到了这个时候,先帝的梓宫,还停留在皇宫,没得地方下葬。
说实在的,这个顺治先帝,不敢说是圣君明君,至少也是一个年轻有为的帝王吧。
打压宗室诸位,重用汉臣汉将,加强了中央集权,皇权威严,能做到真正的号令如一。
就像眼前的黄悟,带着兵马,举海澄县投效大清国,算是呐了投名状。
英明果敢的顺治皇帝,也不负众望,直接册封国公,恩赐了开府的权势,甚至是营建宗祠。
这么一大堆手段下来,老辣奸诈的黄悟,也只能死心塌地,给大清国效死效忠了。
如果是现在,新皇帝康熙小儿,说出来都是泪啊。
别说是开府漳州,册封国公了,能给一个男爵,那都是泼天恩典。
下面的四大辅臣,肯定也是争吵,吵死打架的局面。
道理很简单,朝廷中央的权势,得不到统一啊。
四大辅臣,任何一人提出册封,对面的政敌,都会反对,无理由的反对,避免对手坐大。
即便是册封了,万一出事了,也会被对手盘攻击,死缠烂打,得不偿失。
“嗯”
同一时间,沉寂了很久的靖南王,这时候,也适时的发出声音了。
“海澄公,说的很不错”
“本番,听了也是茅塞顿开啊”
“来来来,继续说”
说完后,面带微笑的耿继茂,还特意拱了拱手,以示友好,支持鼓励。
是啊,这个海澄公,看上去还蛮厉害的。
大清国的功勋等级,异姓亲王,异姓郡王,国公,侯爵,子爵和男爵。
他这个靖南王,是异姓藩王之一,介于亲王和郡王之间,也算是一方诸侯了。
眼前的海澄公,权势也不低啊,开府漳州府。
这个开府权势,是有权限任命自己的属官,军中的将校,报备一下就行了。
这一点,已经类似于地方藩镇,是小一号的异姓藩王了。
如今,定南王,平西王,平南王,全部完蛋了。
靖南王藩,就成了唯一的独苗,耿继茂也需要寻找,拉拢一些同道中人,免得被女真人惦记。
“咦”
站在大堂中央的铁杆汉奸,当真是受宠若惊啊。
忙不迭地的,躬身弯腰,低头抱拳还礼,口中糯糯回道:
“大帅说的是”
“靖南王,好说好说”
“末将这就继续说”
这就叫,有付出,就有收获啊。
心心念念,一心想攻灭厦门海岛的他,可谓是日夜筹谋,枕戈待旦啊。
没办法,呐了投名状的他,跟施琅一样,也没得退路了。
唯有岛上的郑逆海盗集团,彻底被剿灭,他们这些贰臣,才能真正的安枕无忧,享受荣华富贵。
“第三路大军”
“就是末将的海澄县,海门巡检司”
“上面的同安湾,刘五店,集美的杏林湾,马銮湾等等,四五个方向”
“趁着大小金门外海,本朝水师,交战正酣,郑逆水师,手忙脚乱的大好时机”
“所有的大军,全军出动,同一时间发动”
“全部扑向对面,五通,赤山坪,高崎,崎尾,鼓浪屿,筼筜湖等等”
“唯有如此,多箭齐发,让郑逆的水师,顾头不顾腚,首尾不相连”
“到时候”
“呵呵”
“这五六路大军,只要有一支精锐,五六千人,登上了厦门本岛”
“剿灭郑逆的老巢,也就水到渠成,一战功成了”
、、、
呵呵冷笑,说到这里的海澄公,特意停顿了一下。
向着主位方向,拱了拱手,眼神杀气迸发,寒光闪闪,让人内心胆颤,不忍直视。
是的,阴狠毒辣的海澄公,早就没了回头路。
这个世道,武夫就是如此,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了,彻底搞死金夏的郑逆。
当年,他还是一个小小的衙役,为了投奔郑逆,得到郑逆的赏识。
于是,二话不说,直接剁了满清的和平知县,拎着父母官的头颅,投效郑逆海盗。
后来,他又跟郑逆头子闹翻了,前途叵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