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李时珍如往常一般背着他那装满各种奇珍异草的药篓子,行走在山林之间。忽然,一阵喧闹声传来,打破了山林间的宁静。
“哎呀呀!我的眼睛啊,什么都看不清啦!”一个满脸愁容、捂着双眼的男子跌跌撞撞地跑着,一不小心撞到了李时珍身上。
李时珍连忙扶住他,关切地问道:“这位兄台,莫急莫急,你这是怎的啦?”
那男子哭诉道:“先生,我这几日不知为何,眼中突然就生出了一层翳膜,看东西模模糊糊的,可把我给急坏了!”
李时珍微微一笑,安慰道:“兄台不必担忧,待我先为你诊断一番。”说着,便开始了望闻问切的流程。
只见李时珍先是仔细观察了男子的眼部状况,又询问了一些日常的饮食起居情况,然后轻轻搭住男子的脉搏,沉思片刻后说道:“嗯……依我看来,你这眼中生翳乃是肝火上炎所致。不过无妨,我这里倒是有几味良药可以一试。”
说罢,李时珍从药篓子里掏出几种草药,一一介绍起来:“这一味是决明子,性微寒,味苦甘,具有清肝明目之效;这一味是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也是明目的好物;还有这一味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将它们搭配在一起,煎水服用,定能有所成效。”
男子听了半信半疑,嘟囔道:“真的能行吗?这些个小草草就能治好我的眼疾?”
李时珍拍了拍男子的肩膀,自信满满地说:“放心吧,兄台,我李时珍行医多年,这点把握还是有的。不过呢,光靠吃药还不够,平日里也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哦。”
接着,李时珍详细地告诉男子如何煎煮药材,以及服药的剂量和时间。男子连连点头,表示一定照做。
过了几日,那男子兴冲冲地跑来,老远就喊道:“李先生,李先生!真是神了啊,我按照您说的法子服药,这眼睛已经好多啦!”
李时珍看着男子恢复明亮的双眼,心中也满是欢喜,笑道:“哈哈,那就好,那就好啊!以后可要多注意保养身体,别再让病魔有机可乘咯!”
周围的人们听闻此事,纷纷对李时珍竖起大拇指,称赞他医术高明。
清晨,李时珍穿好衣袍,准备去采集药材。路上偶遇一位眼中生翳的老农,他眉头紧锁,神色焦急。李时珍安慰老农说:“别担心,我有办法。”
他拿出了一味名为“决明子”的药材,告诉老农:“此药能清肝明目,你可以试试。”老农按照李时珍的方法服用后,眼中的翳逐渐消失,他激动地握着李时珍的手说:“李大夫,您真是神医啊!”李时珍微笑着说:“治病救人,本就是我的职责所在。”
李时珍在药堂坐诊,一个老妇人泪眼汪汪地走进来,她的眼睛布满了翳膜。李时珍通过“望”,观察到翳膜颜色深浅不均,“闻”到老妇人呼吸有异味,“问”得她平时爱吃油腻食物。
他想到了《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决明子,其性微寒,味甘、苦、咸,有清肝明目之效。于是,李时珍笑着对老妇人说:“大娘,您这是肝火上炎,我给您开一副决明子茶,每日饮用,保证您的眼睛明亮如初。”老妇人半信半疑地拿着药方走了,几日后,她带着一包糖果来感谢李时珍,说自己的眼睛已经好多了。
在李时珍的医馆中,一个眼中生翳的病人前来求医。李时珍仔细观察后,用手指轻轻按压病人的眼皮,询问病情,然后笑着说:“这翳,就像眼中的乌云,得用‘明目退翳散’。”
他从药柜中取出几味药材,包括菊花、决明子和密蒙花,这些药材都有清肝明目、散瘀消肿的功效。李时珍将药材研成粉末,与蛋清混合,敷在病人的眼睛上。
病人感到眼睛清凉舒适,翳也渐渐消退了。李时珍笑着说:“这就是‘食疗同源’,药食两用,效果更佳。”
阳光透过油纸窗,洒在李时珍的书房内,他正埋头于《本草纲目》的编纂工作。
突然,门被猛地推开,一个慌张的身影冲了进来,原来是村里的老张。老张捂着眼睛,痛苦地说:“李先生,我眼中生翳了,快帮帮我!”李时珍不慌不忙地站起身,仔细观察了老张的眼睛,然后从药箱中取出一味名为“决明子”的药材,说是能明目。
他将决明子熬成药水,让老张滴在眼中,然后又用手指轻轻按压老张的太阳穴,一边按压一边念叨:“别着急,这决明子可是个好东西,能清肝明目,你的翳很快就会好的。”老张听了,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李时珍这天遇到了一个眼神不好的患者。他拿出一小袋淡黄色粉末,笑着说道:“这是决明子,有清肝明目的功效,性凉味甘,微苦。” 他细致地为患者检查眼睛,一边问着症状一边记录。
“来,试试我的食疗方,猪肝枸杞汤,滋补肝肾。” 患者喝了汤,感觉眼睛明亮了许多。李时珍笑着说:“看到没,我的药方就是这么神奇!” 患者感激地看着李时珍,眼中的翳障似乎也在慢慢消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