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帝国的后续援军由黄令徽率领,于天明帝国“崛兴”五年二月初三日抵达倭桑瀛人本土柳园城,与李患之汇合,这一次黄令徽带来了中府军第三军、第四军各一部,共计四万三千人,与李患之合兵一处之后,天明帝国在柳园城的总兵力达到了六万余人,已经对倭桑瀛坂津番大城的卫城形成了兵力优势。
与此相比,李患之更有兴趣的是这次跟随黄令徽而来的几人,这几人李患之看着有些眼熟,但是却印象不深,他很想了解一下这几人,以便之后能够派上用场,他相信霍清明和杜明不会随便安排几个人到自己军前效力的。
待来到柳园城府衙之内,李患之命人赐座,之后自己才缓步走到御座之上,开口问道:“这个黄令徽朕是知道的,你们几个朕却不是很熟悉,不如就自报一下家门吧!”
黄令徽听闻李患之的话语微微欠身,看向坐在自己身旁的几人,距离黄令徽最近的一名男子躬身站起,向李患之说道:“启奏陛下,臣姓郑名海潭,一直在陆明义将军军中任中郎将之职,改制后改授情报官长,因我天明帝国与倭桑瀛之前便有战事,臣便一直潜心搜罗其有关的情报,这次陛下起兵伐倭,陆将军得知臣对倭桑瀛有所了解,便向霍清明部长推荐了微臣前来军前效力,望能助陛下一臂之力!”
“哦?你对倭桑瀛甚为了解吗?”李患之听闻郑海潭的自我介绍,顿时来了兴趣,于是坐直了身子开口问道。
郑海潭见女皇陛下有兴致,于是便简要的介绍了一下自己所掌握的情报,他几年来对倭桑瀛潜心研究,事无巨细皆无比的了解,所说的一些情况与建川康与李患之所讲一般无二,有些甚至比建川康所说还要详细明了,听得李患之一阵兴奋。
一段简短的介绍之后,李患之不由抚掌而笑,这真是天意如此,他万万没想到,天明帝国之中还有人对倭桑瀛如此的了解,本来前一阵李患之便感叹过自己没有先收集对方的情报,导致用兵之时有些不便,只能事事询问建川康,建川康此人虽然发了誓言效忠李患之,但他毕竟是倭桑瀛人,岂能全信?
故而李患之在使用建川康时也是多有顾虑,如今这郑海潭来到身边,将他的情报与建川康两相对照,便不难做出决断了。
郑海潭之后,几人依次自报家门,一名女子乃是郑海潭的妻子,名唤程媛媛,素有才名,乃是和施梅婵一样的才女,并且擅长精算之术,对天明帝国及周边各国的历史典故极为熟悉。
坐在郑海潭身侧的年轻人乃是郑海潭的儿子,名唤郑经远,博学多才,文武双全,与其父同在陆明义麾下任职,协理军机数有战功,是年轻一辈中的才俊之士。
最后一名男子,名唤张浩民,在国防部任参谋官长之职,他的名字当初霍清明曾经与李患之提起过,现在说来,李患之便想了起来,霍清明曾言此人善于谋略,对诸多事务都具有独特的规划统合能力,并且极具政治头脑,霍清明曾想推荐他去内政部任职,但其老母病故,回家守孝三年,故而未能如愿,现在守孝已毕,返回京城供职,这一次霍清明将此人推荐到李患之的麾下任职,也是抱着让女皇发觉人才的意思。
李患之听罢几人的自我介绍,心中大喜,看来霍清明、杜明、陆明义等将对自己的心思十分了解,自己攻伐倭桑瀛,不是要将此国彻底灭绝,而是要将其纳入统治之下,这样一来,便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这几人之中除了郑经远之外,其余人看似都不通武略,但是如果谈到治理一方,却是实打实的能员干吏。
就这样,李患之将几人都留任身旁,随时听候调遣,如今他已经攻占鹿园城,解除了来自后方的威胁,本土援兵已至,现在可以开始谋划攻击坂津番大城了。
但在攻打大城之前,必须要先将横在柳园和大城之间的卫城攻克,否则便无法进兵大城,敌方卫城现在有大将左田岸雄镇守,驻兵五万,可谓是实力雄厚,不易强攻,只易智取,但在此之前,李患之还是要试探一下对方的战力如何,再做计较。
于是李患之下令留善于处理内政的张浩民统兵五千镇守柳园城,亲统六万大军向卫城而来,“崛兴”五年二月十日,李患之的大军抵达卫城西门十里之外安营下寨。
有斥候斥候报知卫城大将左田岸雄,此刻左田岸雄正在卫城府衙之内,召集一众将领商议加强城防之事,闻报却丝毫没有感到意外和慌乱,他缓缓站起身形,刀刻斧凿一般的脸上冷峻异常,声音沉稳的对左右诸将说道:“天国大军已到,我们报效番主大人的时刻到了,这一战关系到我坂津番的生死存亡,请诸君与我同心协力,攻破强敌,若是有谁擅自畏敌不前,或是不听本将调遣的,我便要将他处死,拜托各位了!”说罢,他向在场的众将鞠了一躬。
“是!愿听大人调遣!”在场的众将均是一脸严肃的高声答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