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南方打起来了,太后暂停了为慎王的谋划,这大乾江山也有她的心血。
所以她不忍心挑起内忧,导致错过这次机会。
可是突然之间,一声晴天霹雳。
皇帝抛下群臣,带着慎王和谨王,一同南下去了。
“蠢货!”
“冥顽不灵的蠢货,昏君!”
太后除了骂人,已经想不到要说什么了。
你可是皇帝啊,就不能干点靠谱的事情?学你父皇亲赴前线,你是那块料么?
你自己作死,为什么要带着慎王?
此时袁琮请她和太上皇回京,就是为了坐镇,一旦消息泄露不至于引发乱子。
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不是说说而已,一个弄不好,别人以为大乾要散伙了。
可太后也有难题。
太上皇早就不在了,根本无法回京城,更要命的是,这件事此不能泄露。
否则,太上皇驾崩,新皇帝跑路。
这大乾还能干下去么?
可此时太上皇不回去,也绝对说不过去了。
“娘娘,其实这是一个好机会,不如您带着四皇子回京,顺便试探一下朝臣态度。”
这时候元祥开口了。
他仿佛看透了太后的为难。
太后一愣,试探?
皇后的亲生儿子,除了慎王,还有一对龙凤胎双生子,四皇子和三公主。
元祥的意思,太上皇回不去,就不回了。
太后带着四皇子回去,也可以稳定局势,因为朝廷这些大臣,此时最担心的是皇帝出点事。
国家就跟着乱了。
太后回去足以暂时稳住局势,而带着四皇子回去,就是表明态度。
真有个万一,四皇子就是替代。
看朝臣对这种替换,到底是什么态度?
如果全都无所谓,甚至很喜欢,那就说明他们对现在的皇帝已经忍耐到了极致。
如果说带着戒备,那就说明他们还忠于现在的皇帝。
“好,把四皇子叫来,哀家带着他回京。”太后犹豫了一番之后,做了决定。
大焱,姑苏城外。
魏无极云淡风轻的看完宁秀的信,脸上云淡风轻,毫无异常。
心中却已经惊涛骇浪。
“破涪陵关、下阳泉,夺南郡?”
“魏宗保从哪里冒出来的?怎么会速度如此之快?秋睿你是干什么吃的,坏我大事!”
这件事他只能默一个人默承受,不敢跟任何人商议,一旦泄露消息,军心必乱。
他把信揉成一团握在掌心,看着远处被他进攻多日的姑苏城,心中涌出无限不甘。
接连进攻了半个月。
他已经摸清了姑苏城的防御特点,只要稍微加把劲儿,他就能突入姑苏。
只要攻破了大焱的都城,不但能极大地打击大焱的气焰,同时也意味着控制了三吴之地。
重新夺回南越的经济重镇。
所以不能就这么撤退。
“半个月之内,必须攻破姑苏城,否则就只能退兵。”
魏无极在心中计算出极限时间。
拿下南郡的魏宗保,如果长驱直入,一个月内就能打到京城绍康。
他撤军回到绍康,也需要半个月。
半个月攻城,半个月回援京城,这是他能想到最可行的办法。
至于窦庆山,想要破开沿江防御,不那么容易。
“命令,不留任何余力,全面进攻!”
魏无极给军队下达了命令。
南郡城。
兵不血刃拿下南郡,周围县城也望风而降,这让蜀中的兵马变得十分骄傲。
“都督,魏无极征战大焱,南越国内空虚,我们可以趁机直捣绍康,灭南越建立不世功勋。”
都督府的一个副将,激动的建议。
“这是上天给我们的机会,错过了就没有了,还请都督下令进攻绍康。”
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
灭国之功在前,魏宗保自然也抵不住这种诱惑,纵然这一战不能灭国。
只要攻入绍康,一样是不世之功。
可是有个问题,后期补给并不充足。
蜀中都督府,最初的计划,是攻下涪陵关,拿下阳泉,伺机窥视江南。
魏宗保预计涪陵关是一场苦战。
能拿下阳泉就是极限了,所以准备的军粮和后勤,也是按照这个准备的。
没想到顾道破城办法如此厉害,一战而定,竟然取得如此巨大的战果。
现在粮食成了大问题。
虽然涪陵关和有存粮,但那是给秋睿那三万人准备的,不够三十万人吃。
何况要千里奔袭,路上消耗是守城消耗的十倍不止。
“我也想要这不世之功啊。”
魏宗保有些落寞的说道。
“可是这次咱们的目标只是阳泉,所带粮食不够,不足以支持咱们去打绍康。”
说完魏宗保的拳头,重重地落在地图上。
“都督,咱们抢就是了,因粮于敌也是老办法了。”副将大声说道。
“你说的容易,抢不到怎么办?难道带着几十万人,饿死在半路上?”
有人立即没好气地反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