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妃强打起精神,叮嘱御医不要将自己的病情告知他人,尤其是皇帝。她不想让皇帝为自己分心,如今朝事刚刚稳定,皇帝需要把精力放在治理国家上。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尽管慧妃极力掩饰,但她的气色却越来越差。皇帝很快就察觉到了慧妃的异样,他亲自前来探望,并命令御医如实禀报慧妃的病情。
皇帝得知慧妃的病情严重后,十分痛心。他下令召集天下名医前来为慧妃诊治,同时,他也开始反思自己这些年对慧妃的忽视。皇帝想起慧妃为后宫稳定所做的种种努力,心中满是愧疚。
在众多名医的诊治下,慧妃的病情暂时得到了控制,但身体依然十分虚弱。她躺在病床上,看着皇帝为自己忙碌的身影,心中既感动又无奈。她知道皇帝的宠爱可能只是因为她现在的病弱而被唤起的同情,但她还是贪恋这难得的温情。
后宫中的其他妃嫔们得知慧妃病重,反应各异。一些与慧妃交好的妃嫔真心为她担忧,前来探望时也忍不住落泪;而那些曾经嫉妒慧妃的妃嫔,虽然表面上也来表示关心,但心中却暗自庆幸,觉得这是自己在后宫中崭露头角的好机会。
在慧妃养病期间,有一位婉嫔表现得格外殷勤。她常常在皇帝面前表现出对慧妃的关心,还主动承担起一部分后宫事务,以此来博得皇帝的好感。皇帝见婉嫔如此懂事,对她的关注也逐渐多了起来。
慧妃知道婉嫔的心思,但她此时已经无力去计较这些。她只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好起来,重新掌管后宫事务,维持后宫的平衡。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眷顾慧妃。尽管她积极配合治疗,病情却突然恶化。御医们用尽了各种方法,却依然无法阻止慧妃的身体一天天衰弱下去。
皇帝心急如焚,他守在慧妃的床边,看着慧妃憔悴的面容,眼中满是不舍。慧妃用微弱的声音对皇帝说:“陛下,臣妾怕是不能再陪伴陛下了。臣妾只希望陛下能够保重龙体,后宫之中还需要陛下多多关注,莫要让奸人得逞……”
皇帝紧紧握着慧妃的手,泪流满面。最终,慧妃还是在皇帝的怀中闭上了眼睛。慧妃的离去让皇帝悲痛欲绝,他下令厚葬慧妃,并追封她为皇后,以表彰她对后宫的贡献。
慧妃死后,后宫再次陷入了动荡之中。婉嫔以为自己终于有机会成为后宫之主,于是开始积极地在皇帝面前表现自己。但皇帝因为慧妃的离去,对后宫女子暂时失去了兴趣,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国事上,希望通过治理好国家来忘却失去慧妃的痛苦。
而其他妃嫔们见皇帝不再关注后宫,也开始放松了自己的行为,后宫中一些被压抑已久的矛盾又开始逐渐爆发出来……
婉嫔见皇帝对后宫之事越发冷淡,心中焦急万分。她深知若不能尽快在这后宫之中站稳脚跟,一旦皇帝的心思回归后宫,自己之前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于是,她开始在后宫中拉拢人心,对下人们格外宽容,对其他妃嫔也是嘘寒问暖,试图营造出一个温柔大度的形象。
然而,她的这些举动并没有逃过一些妃嫔的眼睛。其中一位宁妃,性格直爽,她早就看不惯婉嫔的惺惺作态。宁妃当着众人的面,嘲讽婉嫔是“假慈悲”,想要趁着慧妃去世的空当,谋取后宫大权。婉嫔被宁妃如此羞辱,心中虽恼恨,却也不敢当场发作。她深知宁妃在后宫中也有一定的威望,若是与她起了正面冲突,对自己没有好处。
婉嫔决定从宁妃身边的人入手,她买通了宁妃宫殿中的一个小宫女,让她暗中监视宁妃的一举一动,并寻找机会给宁妃使绊子。这个小宫女被婉嫔的钱财所诱惑,便答应了下来。
不久之后,宫中举办一场赏花宴。婉嫔知道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她事先在宁妃最喜欢的一处赏花点附近做了手脚,让人在地上洒了些油。宁妃在赏花宴上,如婉嫔所料,朝着那处走去。当她走到那洒满油的地方时,脚下一滑,整个人向前扑去,幸好被旁边的宫女及时扶住,但也出了不小的洋相。
宁妃何等聪明,她一眼就看出这是有人故意为之。她心中怀疑是婉嫔搞的鬼,于是在赏花宴结束后,她派人暗中调查。很快,她就发现了是婉嫔买通自己身边小宫女的事情。宁妃怒不可遏,她直接带着证据去找皇帝。
皇帝此时正在处理政务,被宁妃这般闯入,心中本就不悦。但当他看到宁妃呈上的证据时,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没想到婉嫔竟然如此阴险狡诈,在后宫中挑起事端。皇帝下令将婉嫔禁足在自己的宫殿,削减她的份例,并罚她抄写女则百遍。
婉嫔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计划会这么快就败露,她在禁足的宫殿里,又气又悔。而宁妃经过这件事,在后宫中的威望更高了。但宁妃并没有因此而得意忘形,她深知后宫的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在处理国事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他的心情也逐渐好转。他开始重新关注后宫,他发现宁妃在处理后宫事务上很有一套,而且为人正直,心中对宁妃有了几分赞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