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鸿江因为调查桐州一案功劳显着,柳痊能落网全是他的努力,因此陆赋下旨给吏部,方鸿江官擢升大理寺寺丞。
不过因着是大理寺少卿为钦差大臣,陆赋自然不会驳了自己的颜面,因此给张恪也奖赏了不少。
这才成亲又升官,可谓双喜临门,同僚无不夸赞他年轻有为前途无量。
大理寺卿本就觉得方鸿江是个好苗子,如今又凭着自己的本事升了官,他自然也高兴,知道他新婚燕尔,还特意给他延了三天婚事假。
如今时间充裕,在方越山的催促下,刚从外祖父那里回来,方鸿江又带着宋知纾去拜见祖父。
庆宁国公府并未设在皇城,老夫人喜静,因此方鸿江祖父和大伯一家都住在城郊一带。
国公府虽盘踞于城郊,可只远远看着那青灰城墙连绵如卧龙,便可知其威严肃穆。
方老国公作为三朝肱骨,当年先帝破例亲赐的丹陛石仍铺在正门阶前,云蛟纹路在经年累月的摩挲下泛着温润光泽,彰显着无上的尊荣。
当年老国公致仕后便半隐居此地,不再参与朝堂之事,因此也算是少有能真正全身而退的三朝老臣。
方鸿江和宋知纾乘了三个时辰的马车才到了庆宁国公府。
看着正门外排排戍守的精锐侍卫,宋知纾扫视了一眼国公府的外墙。
墙面不设彩绘,仅在墙顶覆着卷云纹青砖,檐角悬着古朴的陶制风铃,风起时铃声环绕,倒比朱红漆墙更显庄重。
踏入府门,迎面是一座素面照壁,浮雕的海水江崖纹浸着岁月沉淀,暗哑中自有磅礴气势。
青石甬道蜿蜒穿过三进院落,两侧抄手游廊的梁柱皆以原色木料打造,连廊下的雀替都只雕刻着缠枝莲纹,看似简约,实则每一处榫卯都暗含乾坤。
整座府邸不见金玉堆砌,却处处藏着讲究,这份不显山露水的森严,反比明晃晃的富贵更令人望而生敬。
看着眼前一道一道新奇又诡谲的构造,宋知纾眼底暗暗涌动出兴奋之色,目光不断开始朝四周扫视锁定起来。
檐角垂落的青铜风铃并非装饰,每只铃舌都连着地下的铜制机关,若有人攀墙而入,触动机关便会引发连锁声响,惊起藏在屋脊暗处的铜铃群。
看似普通的鹅卵石甬道实则暗藏乾坤,特定排列的青石下埋着中空的陶瓮,一旦有人踏错位置,瓮中机关联动,远处影壁后的青铜兽首便会喷出烟雾。
还有回廊立柱间看似随意摆放的石鼓,实则是机关枢纽,转动石鼓上的云纹图案,两侧墙壁便会弹出淬毒的弩箭。
宋知纾将所见之景尽收眼底, 这些机关似真似假,只凭远看难以判断,但她知道,这些都是方老国公的杰作。
“重徽哥哥”
两人正走着,一个衣着明艳的女子朝他们快步走来。
宋知纾顺着扫了一眼,而后又把视线投向府里的布局。
女子走到两人跟前,随意看了眼宋知纾后便拉着方鸿江的手臂晃了晃。
“那天嫂嫂盖着盖头我没瞧着人,原来这么漂亮呢,难怪重徽哥哥会喜欢,我也喜欢”
女子声音娇嫩得像掺了蜜的温水,脸上的笑意也是甜得勾人。
方鸿江动作自然的收回手臂,眉头轻皱,有些不悦对方的贴近。
“这是我姑姑的女儿,薛明月”
这话自然是对宋知纾说的,她这才认真看了薛明月一眼,勉强微笑了一下。
“重徽哥哥你先去正厅吧,外祖他们等你好一会儿了,三表哥和四表哥也在,我带着嫂嫂到处逛逛”
薛明月说着伸手想去挽宋知纾的手,却被她侧身躲开。
“不用了,我和她一起过去”
方鸿江看出她对薛明月的排斥。
可这次宋知纾却并没同意,她朝他摇了摇头,示意自己还不想过去。
想到祖父严厉的模样,此刻前厅又都是些男子,方鸿江也不愿勉强她。
“放心吧重徽哥哥,我陪着嫂嫂,不会有事的”
薛明月挤到了两人中间,催着方鸿江去了正厅。
见他身影远去,薛明月才侧头看向宋知纾,她眼神冷漠的打量着对方,与刚才笑靥如花的模样判若两人。
“走吧嫂嫂,我带你去看些好玩的”
方鸿江轻车熟路的去了前厅,果然看见里面几人正在聊天,他进去后便给上位的方老国公行礼。
“祖父安好”
“二哥”
“二哥”
两道蓝靛色身影同步从雕花红木椅上起身。
“三弟四弟”
方鸿江与两人也打了招呼,方柠和方檬是他大伯的双生子,也就是方糖的弟弟。
他们二人就比方鸿江小一岁,可脾性却是与他天差地别,按方老国公的说法就是两个猴孙,哪怕就他们两个人也能把国公府吵得天翻地覆。
“听说二哥升迁了,真是可喜可贺,咱们几兄弟还数二哥最有出息”
方柠见祖父最宝贝的孙子来了,赶紧趁机把话题转移到方鸿江身上去,不然又得被祖父揪着耳朵说教半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