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郑大人看,本侯应该怎么做?”
镇北侯渐渐冷静下来,便意识到青年监军与自家孙儿生活多年,或许有不一样的建议。
青年监军抬首,开口:“顾安性子沉稳明理,侯爷给他些许时日,待想清楚后就好了。”
闻言,镇北侯就算再焦急,也不得不压制住心间的焦虑。
.
从白瓷厂回来,顾霖听见大燕说:“夫郎,少爷方才回府后就一直待在屋内未出来,下人前去送晚食,也是怎么端着进去,就怎么端着出来的。”
顾霖神色一顿,接着眉头慢慢凝起。
顾安一向懂事很少有与他人闹气不吃饭的时候,这还是顾霖遇到的第一次。
他转头吩咐大燕:“你叫灶房下一碗清淡的鸡丝面,放些许青菜撇去荤油,鸡肉撕成一条一条的,别撕得太碎,做好后送去少爷院子。”
“是。”大燕垂首应下:“大卓侍卫送信回来,正在大堂等着夫郎。”
顾霖瞧着天色漆黑,就算自己看了信后,大卓也不能立即出城。
他道:“先送些吃食给大卓用,我待会儿再去见他。”
大燕应是退下。
接着,顾霖抬腿朝顾安的院子走去。
抬手敲了敲门,顾霖还未开口,屋内就传来顾安的声音:“顾叔进来吧。”
顾霖推开屋门进去,见顾安坐在桌前看书,较之以往好似没有任何变化,但手上拿的是趣味话本,这书还是对方刚启蒙时看的,之后就再也没见对方碰过了。
顾霖佯装不知,一边走过去一边问道:“难得见你去府衙军营后,还愿意回家休息,怎么了,发生何事了?”
顾霖在顾安身边落座。
听到顾叔的话,顾安身体一顿,接着,他微微垂眸:“无事,军中没有需要我处理的军务,我就回来了。”
这话顾霖可不信,对方虽和郑颢毫无血缘关系且相差几岁,但有些地方像极了。
放在他人眼中为难至极的军务,于他们而言就好似老鼠掉进米缸里,不全部解决了绝不会回来。
顾安不愿说,深知少年人的脾性,顾霖没有继续问,这时下人端着鸡丝面进来了,顾霖抬头对顾安道:“不管怎么样也不能不吃饭,我让人做了鸡丝面,你用些。”
顾叔不是其他人,顾安不会拒绝对方,加上从军营回来后,他就滴水未沾。
待下人将鸡丝面放在自己面前,顾安手持筷子用起来。
鸡汤是今早就开始炖的,汤色清亮鲜甜,没有丝毫油腻,面条不是细面而是颇有劲道的宽面,浸满了鸡汤的鲜味,鸡丝也是一条条的,顾安正在长身体,一天七八顿都不够,更不要说今日干了半天活后没有吃晚食,一碗鸡丝面很快见底。
顾霖见此,温声问:“食盒还有,还要吗?”
顾安点点头。
下人早已退出屋子,顾霖起身为对方盛面,顾安神色一动将阻拦,顾霖一手压住对方的肩膀:“别动好好坐着。”
顾安没有反抗,八尺男儿乖顺坐在凳上。
食盒非常大,灶房的厨子很聪明,知晓少爷的饭量,一碗肯定不吃饱,便将鸡丝、汤水、面条和其他配菜分碗而装,这样面就不会一直浸泡在汤水里面坨在一起了。
往面上浇了几勺鸡汤后,顾霖把面放到顾安面前道:“吃吧,不够还有。”
顾安没有客气,拿起筷子吃起面条,两碗进肚仍旧不够,他没有让顾叔继续为自己盛面,亲自起身动作起来。
一连用下五碗面条,顾安才停下动作。
起身提起食盒,顾霖没有留下的意思,他对顾安道:“明日就要上学了,今夜好好休息。”
在他刚要转身离开时,少年开口:“顾叔等等。”
顾霖脚步一顿,眼底划过些许笑意。
敛下笑意,顾霖抬头看向对方:“怎么了?”
顾安:“我有事同顾叔说。”
顾霖重新坐下没有主动开口,他神情温和眼神温润地看着顾安,就好像少年想要倾诉的话,他便耐心听着,如果不愿意说的话,他也不会逼迫对方。
夜色沉凉,顾安眉头渐渐凝起,开口一句话令顾霖怔愣在原地。
“顾叔,我今日好似遇见与我有血缘之亲的亲人了。”
顾霖脑子快速转动起来,片刻他明白顾安说的是什么后,不确定问道:“在军营里遇到的?”
顾安微微点头,但他没有告诉顾叔那人的身份。
顾安:“对方不仅能说出我具体年龄,还知道我身上的胎记是何形状。”
顾霖越听眸色渐渐染上凝重,如果真如对方说的那般,军营中与顾安相认之人应该就是顾安的亲人了。
想清楚这一点后,顾霖抬首见顾安没有丝毫与亲人相遇的喜悦,他心下微沉,看来对方心情不好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顾霖道:“最开始收养你时,我以为你是官宦人家下人之子,随着你慢慢长大,在文学武功上表现出不一样的天赋,以及出挑的样貌,我便怀疑你不是那户人家的孩子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