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是青年的志向,亦是饱受摧残的黎民百姓得到解救的唯一可能,大乾百姓过的太苦了,在原着摄政王掌权后,他并非仁慈之人,对百姓收取三分之一的粮税,这意味着百姓一年到头辛苦耕种的成果得交三分之一,可对百姓来说,这已是天大恩赐,但在盛世中,粮税多是三十分之一,十五分之一……
顾霖始终记得之前南方水灾后,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大乾腐朽落后不思进取早该有人来推翻它了。
虽然红衣军不再与朝廷对着干接受招安,但他们连连攻下两座府城的事迹,令天下之人意识到大乾并非不能撼动的高山,各地饱受压榨的百姓受到激励,纷纷掀起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
大乾平静的表面下早已暗潮汹涌。
步入冬日后,幽州的雪没有停过,晴天的日子很少,平日里都是下大雪或下小雪。
在幽州府大雪纷纷第一日,顾霖就命人出城施粥。
说是施粥也不准确,以免有人不缺粮却故意混进来,顾霖与大燕商量出对策。
凡是要领取顾氏粥棚粥水之人,皆要按照顾氏要求完成相应任务,这也是顾霖为了防止接受救济之人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
这般实行下去,因着有青年知府作为后台,其他商贾没有闹出幺蛾子来,反而学习顾老板的方法。
以往这个时候是他们大肆低价买入奴仆的时候,如今有郑知府镇着,顾老板看着,他们无人敢动,都老老实实地做事。
赶在道路完全结冰前,前往草原与北蛮买卖精盐的商队归来了。
这一支商队是宋家耗费无数精力与金钱精心培养多年的底牌,自宋衡向青年知府投诚后,这一支商队在已经归属于郑颢。
顾霖制作出精盐后,碍于各种缘由,除开自家使用外不能把精盐卖往大乾各地。
于是他将精盐交给郑颢处理,青年直接命手下商队带着精盐前往草原和北蛮卖给当地的达官显贵。
宋衡带着商队领队前来郑府。
一进书房,宋衡便发现屋内不止青年知府一人,顾夫郎也在。
郑颢神色自如看向宋衡和领队,宋衡收到示意转头让领队如实禀告行商期间之事。
领队毫不含糊,将一路上发生的要事一一说出,精盐雪白珍贵,大乾制盐技术发达都未曾有过,草原北蛮见了商队带来的精盐哪儿能平静。
他们骨子里就是争抢掠夺,当即就扣押下宋氏商队,宋氏商队配有护卫武功高强,但他们身负重任没有立马反抗。
面对虎视眈眈的草原部落,商队领队没有惊慌。
他对草原部落道:“此等精盐为大乾一贵族所有,对方将精盐买卖交于我们商队,除开我们这支商队外,其他商队没有精盐。贵部落要是除掉我们,便再也买不了精盐。”
草原部落不信,将他们扣押下来却没有杀他们,宋氏商队饿了几日后才被草原部落松绑请入营帐中,部落首领好酒好肉宴请他们,商队领队豪爽大方,两方在酒肉中一笑泯恩仇,不仅不计前嫌还订下下一笔精盐生意。
送走宋氏商队后,彪悍汉子转头用部落话问首领:“阿爸,为什么不继续关着他们,把制盐法子逼问出来?”
部落首领转头看向他,被草原风霜浸染的脸不如中原人细腻,粗糙至极,但眼底展现的精光却丝毫不见沧桑。
“阿穆齐,与大乾人打交道不能直来直往打打杀杀。”
“大乾人很聪明,尤其是商人非常精明,他们敢深入草原买卖精盐肯定有所依仗保全自己的性命,如果杀了他们,我们可能真的买不到物美价廉的精盐。”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手插进旁边布袋里的雪白精盐,取了一些放进嘴里,咸而不涩的味道令他眯了眯眼:“我们得到法子后能怎么样,盐湖被北蛮掌控着,我们只能把法子交给他们,最后还是向他们买盐。”
“北蛮不会卖很多盐给我们,因为部落的战士要想勇猛就要吃盐,女人要生下强壮的孩子就要吃盐,孩子要长成高大威猛的战士就要吃盐······”
“北蛮不会允许我们的战士变得勇猛,不会允许我们的女人生下强壮的孩子,不会允许我们的孩子长成高大威猛的战士,阿穆齐,草原部落归顺北蛮是逼不得已,不是真心实意。”
没有哪个部落愿意北蛮的战士、孩子和女人越来越好,自己的部落越来越虚弱,他们不会向北蛮坦白精盐的存在,会利用精盐让自己慢慢壮大。
宋衡和商队领队在书房待了半个时辰后就离开了。
虽然刚才他们在对话时,顾霖没有开口,却全程听了下来。
他放下毛笔停下练字,转头看向郑颢,浅棕色眼眸映着对方的身影:“你派宋氏商队深入草原各部,不仅想借着精盐赚取他们银钱,还想借此激化草原各部和北蛮的矛盾从而分化他们?”
年轻哥儿说着疑问句,语气却是肯定的。
没有否认,郑颢朝对方走近,拿起顾霖刚放下的毛笔,从桌边拿来一雪白纸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