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此任知府不比甄知府,很是胆小怕事,生怕越明府动乱会被朝廷降罪,便与总兵商议自行镇压,不想越到后面情况越糟,等上报灾情时,朝堂已经为太子三皇子把控,二人忙着夺嫡,如何会关注此事。
一旁王越听到赵星叙述他们这半年来的遭遇,原本亲眼看着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在逃难路上相继死去的硬心肠不禁酸软起来。
他眼圈微红,抬头看向上首年轻哥儿:“干旱刚出现时,城内富户官宦相继开棚施粥,可随着粮价越来越贵,他们连麦麸都舍不得拿出来,福满楼和如意楼虽坚持施粥却杯水车薪。”
“知府将旱情上报给朝廷,朝廷久久不曾派人前来赈灾,等到了后面,我们在逃难路上都听闻,越明府的百姓疯了,灾民也疯了,为了填饱肚子,哥儿女子男子自入菜人市,人人易子而食……”
说到此处,王越不忍再说下去,因为他的母亲父亲为了护住他们兄弟姐妹,也曾想入菜人市。
起初,他们逃难时携带不少金银珠宝和干粮,并不缺少粮食,但随着赶路时间越长,干粮渐渐被吃完了,他们开始用金银珠宝同人换取粮食,可太平年间珍贵稀罕的金银珠宝只能换取几袋粮食。
最后,他们把全部粮食都吃完了,只能挖草根啃树皮吃虫子,可是仍然未能护住家人。
整个大堂内回荡着王越的话语,听着对方描述的堪称人间炼狱的越明府,顾霖心绪波荡起伏,赵嫂子余哥儿更是心疼地看向赵大根等人。
忽然,赵嫂子目光扫过赵大根和木身后,脸皮抽动一下。
她语气含着迟疑和颤抖:“沐儿呢?”
沐儿是赵大根夫妇婚后一年生下的孩儿,是位小汉子,虽然赵嫂子没有怎么和他相处,但对孙儿的疼护之情并不比赵大根夫妇少。
赵大根颤抖着嘴唇,心间宛若被刨了肉疼,嘴巴张张合合始终回答不出娘的话。
木清莲一脸麻木,看向自家婆母的眼神透着极致的伤痛,可不知是不是流泪已经流干的缘故,她开口:“沐儿去了,在逃难第三个月时,因着感染风寒,他高烧不退,最后睡在我的怀里。”
没有看到沐儿的身影时,赵嫂子心下已经有不好的预测,如今听到木清莲亲口承认,她再也心存不了半点侥幸,一脸空白,身子往后倒去,幸好被赵大根抱住。
忍住鼻间酸热,赵大根扶着对方坐下,见自家婆母神情伤痛,木清莲闭了闭眼忍住眼泪:“娘不必伤怀,沐儿离开时很安详,我和大根带着他一起来了幽州府,咱们一家也算是团聚了,沐儿在天之灵也是开心的。”
上首顾霖睫毛颤动,身体微颤,他抬眸看向眼前一行人,原本他以为只有赵大根等人前来,是因为他们将家人安排在客栈,如今反应过来,他们狼狈憔悴,哪可能住在客栈。
所以也就是说,除了他们几人外,其他人都死在逃难路上了。
大燕带着人前来送吃食,见赵嫂子快要晕厥过去,顾霖忍住心中悲伤,开口道:“嫂子,先让他们用些吃食吧。”
听了顾霖的话,赵嫂子渐渐按下悲伤,打起精神,回头看向眼前一张比一张瘦削的脸:“快,你们快吃,要是不够我让灶房的人再上一些饭食。”
近半年,赵星一行人没有吃过饱饭,这些日子,他们不仅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还要提防灾民捅刀。
忽然,见大燕上了一桌吃食,闻着鼻间香味,他们口中下意识分泌口水。
看着顾霖赵嫂子等人神情热切,目光没有嫌恶,只有心疼不忍,他们没有拒绝,来到桌前坐下。
端起一碗清汤细面,即便碗里只有青菜没有肉,王越也觉得自己好似品尝到珍馐般,赵星等人动作略慢一步,但和王越端起碗后,快速进食起来,几个呼吸间,众人便看见他们用完了热腾腾的汤面。
顾霖微抽一口气,赵嫂子怕他们烫坏了,赶紧道:“慢些吃,灶房管够。”
见他们面条清淡,赵嫂子道:“我让人给你们做些肉食……”
不想她话未说完,赵大根等人脸色一变,赵星还能稳住神情,脸上却也泛着微微青色,王越和木清莲更是忍不住,直接跑向外头吐起来。
见此,赵星和赵大根下意识追出去,顾霖派大燕赶紧跟出去看看,面对眼前忽变的情景,赵嫂子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顾霖有些猜测,开口解释:“他们逃难到幽州府,路上不知见了多少惨景,短时间内必定不想再看见荤菜。”
刚开始吩咐灶房送吃食时,顾霖想着他们饿了许久不好忽然吃油水足的东西,便让灶房送些清淡的汤面,不想误打误撞。
陈小六脸色发白,但看到身旁的余哥儿,他渐渐缓过劲来,点头应和顾霖的说法。
赵嫂子闻言,脸上划过歉疚:“都怪我粗心大意,连这个都没有想到。”
不想让对方自责,顾霖道:“一路逃难,大根他们肯定绷紧了神经,长时间如此对身体危害重大,嫂子不如去灶房盯着,让他们还好熬一服安神药,稳住他们心神,让他们能够好好休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