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字数已补完,宝子们可以回去看啦!】
与上次朝廷下令,南方各府迟迟才响应号令不同,此次接受到朝廷命令后,北地各府和南方多府纷纷恭敬听命,率领军队联合成征讨南方逆贼的大军,一路南下包围生出反心的十四府。
但是与他们的快速行军不同,当真正到了反臣城外时,一个个都停下脚步,没有人枪打出头鸟。
临安府知府:“此次朝廷下令讨伐南方诸多不臣,除开帐内诸位响应外,还有现任成都府总兵等和幽州府知府,前者碍于反臣阻拦,难以与我等来往书信商定大事,幽州府知府碍于路途长远还未到达,我等不宜立马出兵,需得等人到齐后再共商出兵大事。”
临安府知府话落,宁愿府总兵反驳:“他一介文官早来晚来有何区别,我等先商定好章程,等他到了,若有不对再做修改。”
临安府知府也是文官,对于宁愿府总兵瞧不起文官,他眼底划过几分不悦,却懒得同武夫计较。
他开口道:“不可不可,郑知府虽是文官,却并非不懂军事之人,等他前来商定平叛南方之事为妙。”
见他对待幽州府知府的态度这般郑重其事,有些听过郑颢声名的知府总兵没有开口反驳,个别只知打仗,不喜了解时事的总兵不以为意。
宁愿府总兵就要再度开口,却见江南总兵附和临安府知府:“宾兄说的是,我与郑知府相处过一段时日,对方通晓军事,若他在场,对于我们商定出对付反贼良策有很大帮助。”
听到江南总兵对那素未谋面的幽州府知府如此评价,原先不以为意的部分总兵开始端正态度,能做到这个位置的,或许骄傲狂妄却不会自大无脑,这位江南总兵靠着平定红衣军升迁,能得对方一句肯定,郑知府绝对不是他们想象中的无能文官。
在他们商议讨论时,忽然,一位小兵急慌慌跑进来:“——报!幽州府知府兼总兵郑大人率兵前来!”
“到了就到了,急匆匆的做什么,想吃军棍不成?”
宁愿府总兵呵斥,这位小兵是他麾下的。
小兵气喘吁吁,显然是急忙跑过来报信的,他回禀自家总兵:“大人,郑大人带了一万轻骑,两万步兵前来。”
“什么?!”
满座知府总兵面面相觑。
他们带的多是步兵,虽然也带了骑兵过来,但也就两三千,顶多五千数,谁真的会把自家的底牌带到这边来,此战结束,形势如何还说不定,搞不好战后,天下的局势就完全乱起来,他们把所有兵力都带走,不就被人趁虚而入嘛。
他们思绪纷纷时,紧接着,士兵再道:“那些兵卒身上所着铠甲和兵器,皆是我等从未见过之物。”
小兵话落,帐内安静下来。
片刻,临安府知府对江南总兵道:“陈兄刚才说与郑知府相处过一段时日,必定结下交情,不知能否为我们引荐?”
其他知府总兵道:“是极,郑知府不辞辛苦远道而来,只为平叛南方祸患,我等佩服,理应前去迎接才是。”
江南总兵不好推拒,带着众人走出营帐,幽州府兵马还未到达,但他们已经看见几里之外的地方尘土飞扬,显然幽州府知府率领兵马往这边赶来。
马蹄声愈发接近,待空中尘土渐渐消散,立在帐外的知府总兵看见,一身骑黑色骏马,身着威武明亮铠甲,面容俊美,气质深沉的青年主帅靠近他们。
对方身上所着铠甲,众人未曾见过,越过青年主帅看向其身后,一位将领,身着外形与其类似的铠甲,他们身后跟着百来位轻骑,一触目,帐前知府总兵便红了眼,这些骑兵身上的铠甲都是他们从未见过的样式。
金戈铁甲焕然全新,不知要耗费多少银钱才能打造这些铠甲。
最关键的是……
帐外的知府总兵神色严峻,这些铠甲是眼前百来位轻骑所有,还是所有幽州府士兵都有。
“本官从未见过如此甲胄,依据大乾律法,私铸甲胄兵器可是死罪,郑大人身上和你身后将士所着铠甲,可不是大乾拥有的样式。”
青年知府未到达前,便对他有意见的宁愿府总兵道。
郑颢没有开口,他身后的李修道:“镇北军驻守边疆多年,甲胄兵器早就老化的不能再用,前些日子,大人上奏折恳请陛下,让镇北军自行改造旧甲胄旧兵器抵御北蛮,陛下应允,我等便请来工匠重新铸造,幽州府苦寒,镇北军并不富裕,比不得各位总兵驻守之地乃鱼米之乡,税收富裕,地下兵卒所着甲胄,所用兵器皆是全新。”
“本官与郑知府说话,哪儿有你插嘴的份。”宁愿府总兵呵斥李修。
郑颢低眸扫向他,语气淡淡道:“骁骑将军为武将,素来快言快语,还望腾大人莫要计较。”
见他们一碰面,便要生出争端,江南总兵开口:“郑大人,你我许久不见,不知还能否认出,我这位与郑大人并肩作战过的同袍。”
目光微移,眼眸从宁愿府总兵落到江南总兵身上,郑颢翻身下马:“陈大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