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暖阁,焦芳先行开口。
毕竟这个事情之后是要往刘瑾这里落好处的,刘瑾若是先行开口,也显得他用心不存了。
“陛下,臣为户部尚书负责为营建豹房调拨一切所需之物,可在朝廷命令下达后,下面那些人总是有懈怠玩忽职守之人,这些人迟迟不做调配,到了京师总是会有所差缺,臣若再去责问,每每都会找各种理由搪塞,为之臣也报请吏部惩处了一批,可如此也并不见效,根本难起到以儆效尤之作用,而且,即便这些官员认真指派了,下面运送的那些小吏又在耍滑头,臣督办此事以来常有空缺,这些空缺虽有刘公公解决,但臣实在是心里不安,今日特来与陛下请罪,还请陛下降罪。”
越是主动请罪,最后越不会轻易降罪。
朱厚照还未说话,刘瑾在一旁却也开口了,道:“此事也不全是焦公之错,为了此事焦公每日第一个上值,最后一个才走,不甚辛劳,奴婢想,此事关键之处还是在于反对陛下营建豹房之人依旧不少,下面的这些官吏不少都是朝中大臣的门生故吏,其中有不少人恐是故意拖延的,这眼看着马上便要入冬了,冬日一到,很多事情便都得搁置了,等到明岁开春,不知得耽搁多长时间呢,陛下信任奴婢,奴婢却不能达到最为满意的效果,实在是忧心如焚。”
刘瑾说的真心,看不出丝毫作假之处。
朱厚照皱眉,问道:“营建豹房之事确有不少人反对,朕也不好召集群臣谏言,不如这样,朕一会儿找张指挥使来,请他帮忙出出主意。”
支持朱厚照营建豹房之人少的可怜,朱厚照想找个商量之人自然也就有限,想来想去也就只想到了张浩一人。
朱厚照出口,刘瑾脸上的不喜一闪而过。
焦芳顺着朱厚照之意,赶忙道:“陛下,臣倒有个主意。”
眼前既然有人能拿出主意,那也便不需要舍近求远再去找张浩了。
朱厚照随即开口道:“哦?快说!”
缓了缓,拿捏了一下,焦芳才道:“不如恢复西厂,由西厂专门督促各级官吏调配营建豹房所需人和物,有了西厂正式监管,便可避免下面那些官吏阳奉阴违,故意拖延了。”
办法倒是个好办法,朱厚照却是并未马上答应。
思考了半晌,才终于道:“倒是可以一试,刘伴伴,那便由你来出任西厂的厂督吧,如此也方便豹房的营建,不过,如此倒是要辛苦你了。”
这正是刘瑾乐见其成的,压着兴奋,淡淡回道:“奴婢为陛下尽忠高兴还来不及,谈何辛苦?”
走了一圈,刘瑾手里便掌握了东西二厂了。
现在西厂一经增设,刘瑾手中的权力明显增添了不知多少。
朱厚照才应允了此事,谷大用便第一时间找上了张浩。
这个时候巴结刘瑾的人已排成了长队,若是这个时候,谷大用再去巴结刘瑾,明显已显不出他了。
因为唯一办法,也只能是坚定不移跟在张浩身边了。
“西厂?”听了谷大用的消息,张浩反问了一声。
或许是谷大用怕张浩对此事不上心,又道:“张指挥使,刘瑾弄出这个西厂肯定是为了报复上次发生在东厂的事情,不得不小心啊!”
谷大用心思如何,张浩并未去思考。
不过谷大用所言倒是与他想到了一块。
按理来说,刘瑾现在不仅掌握着司礼监,就连内阁也算是有所控制了,另外还有一个特务机构东厂。
这三样加在一块已算是把大半个朝堂控制了,根本就不需再搞出一个西厂的。
想了半晌,张浩笑嘻嘻地道:“你说我是不也再去找陛下新弄一个衙门,作为反击啊?”
若再弄出一个,而且最好是如东西厂那般由宦官把持的,那样一来,他岂不是也就飞升了。
谷大用显得极为兴奋,回道:“自是需要反击,不然就要被刘瑾得逞了,现在张指挥使从东山赚来的银子几乎悉数落在了刘瑾手中,其中有多少是落在豹房的营建之上,根本不得而知。”
提起这个,张浩就有些窝火。
“我知道了,此事还需找机会才是,一旦找到机会,我便去与陛下说的,到时肯定率先提拔谷公公!”
谷大用现在基本已经与他站在一条船上了,若是真要提拔的话,率先提拔谷大用倒也没什么不妥。
......
张浩也算是正式坐稳锦衣卫了,从各处送来的消息都会在第一时间送到他手中,因而这些时日他每日大部分时间也便都待在了北镇抚司。
有事可做待在北镇抚司才又用,若是任何事都不给他插手的机会,他待在北镇抚司不过也是浪费时间而已。
“指挥使。”史开诚匆匆而来,道:“黑市出现了一批还未教主的铜石。”
说着,把一小块铜石亮了出来。
张浩抓起那块铜石,打量了半晌道:“这成色极佳啊,只需简单提炼,应当就能弄出上乘的铜钱来,这是从外面进来的,还是产于本土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