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处,我暗暗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做一个知书达理、谦逊有礼之人,用真诚和善意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绝不让“出言不逊”这种错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出言不逊”这个成语呢,则形象地描绘了那些说话傲慢、不讲礼数从而伤害他人感情的行为举止。该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言谈放肆无礼。在具体的语句使用当中,它可以充当谓语,表示某人说话的方式或态度;也能用作定语,用来修饰相关的名词短语;有时还会作为状语,对整个句子的动作或状态加以描述说明。
在明代着名文学家冯梦龙所着的《喻世明言》第三十一卷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孩子年仅八岁就能挥毫泼墨、下笔成章,其才华之出众令本地郡守都为之惊叹不已,于是将他推举为神童,并派人护送他前往京城参加考试。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孩子竟因为口出狂言、言辞不敬而冲撞了主考官,最终名落孙山。
无独有偶,在明朝另一位文学大家凌蒙初编写的《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四卷里也记载着类似的事件。书中描述道,有一人与邻居发生争执时,不仅毫不客气地大放厥词,而且说出的话语极为难听,简直就是出口成脏。这自然引起了邻居极大的愤怒,于是二话不说便对他拳脚相加,打得他叫苦连天却又毫无还手之力。
接下来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出言不逊”和“出口伤人”这两个成语之间的细微差别。它们虽然意思较为接近,都表示在与人交流时说了一些冒犯对方的话,但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的。“出言不逊”更多地强调说话者缺乏基本的礼仪和尊重,所用的言辞可能只是显得粗鲁无礼;而“出口伤人”则更进一层,意味着所说的话带有明显的侮辱性和攻击性,给对方造成了较大的伤害。比如,当有人说“你怎么这么笨啊!”这可以算是出言不逊;但如果直接骂道“你就是个蠢货!”那就是出口伤人了。所以在使用这两个成语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准确表达想要传达的意思。
参考资料
[1] 编写组编. 汉语成语词典[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2.01:115
[2] 水中鱼,袁钰编着.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 超值金版[M].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10.09:118
[3] 王俊编着. 读成语·识天下 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言语篇 1[M]. 北京:开明出版社, 2015.03:10-13
听着语文老师那轻柔温和、宛如潺潺流水般的声音耐心细致地讲解着课文中的每一处细节和要点时,我的眼前竟然渐渐地浮现出了一幅奇妙的场景——恍惚之间,我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一座古老而庄重的学堂之内。
只见讲台之上,端立着一位身穿一袭青色长衫的夫子。他身形挺拔如松,面容严肃刻板,透露出一股威严之气。此刻,这位夫子正满脸怒容,声色俱厉地训斥着台下一名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
那名被斥责的学生则梗着脖子,仰着头颅,脸上满是倔强与不服气的神情。从他口中吐出的话语更是一句比一句难听,可谓是句句言辞激烈、毫不留情且出言不逊至极!显然,他已然将尊师重道这一自古以来便备受推崇的古训抛诸脑后,完全没有半分敬畏之心。
四周的同窗们眼见此景,皆吓得面色惨白,一个个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他们有的低垂着头,不敢直视夫子和那名犯错的同学;有的则微微侧过身子,用眼角余光悄悄窥视着事态的发展,心中暗自为那名胆大妄为的学生捏一把冷汗。
面对如此忤逆不敬的学生,夫子气得浑身发抖,原本梳理得整整齐齐的胡须也因愤怒而不住颤动起来。他伸出一只手,用食指直直地指着那名学生,大声呵斥道:“汝这般无礼狂悖、出言不逊之人,日后必定会因为自己的狂妄无知而吃上大亏!”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名学生不仅对夫子的警告置若罔闻,反而轻蔑地嗤笑一声,然后猛地一甩衣袖,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只留下夫子在原地气得直跺脚,而其他同窗们则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多年以后,那位昔日的学生已然投身于波谲云诡、风云变幻的官场之中。某一日,在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一场激烈的争论骤然爆发。只因他对一项朝政决策持有截然不同的看法,竟毫不顾忌地与位高权重的某位大臣据理力争起来。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仁兄竟然如同往昔一般,旧习难改,言辞之间又一次流露出了傲慢无礼和出言不逊之意。这一番举动,很快便传入了高高在上的皇帝耳中。
皇帝闻听此事之后,顿时龙颜大怒!心想此等狂妄之徒怎能容留在朝廷之中?于是当机立断,下达圣旨,即刻将其贬谪至荒凉偏远的边疆之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