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苏城,本是湿冷入骨却不见雪影,今年却破天荒地飘起了雪花。
细碎的雪花悠悠荡荡、可刚一触及地面,便瞬间没了踪迹。
地表温度偏高,终究留不住这冬日的馈赠。
庄超英望着窗外那转瞬即逝的雪花,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心中盘算着怎么能暖暖和和的熬过今年这个寒冷的冬天。
正巧林工前来串门,两人坐在沙发上聊了一会,决定搞个铁炉子来取暖。
林武峰拜托北方的经销商弄了两个铁炉子过来。
弄回来铁炉子说干就干,林工找来工具,先将一楼客厅窗户上的玻璃小心地卸了下来。
只见他手里握着玻璃刀,在玻璃上比划一番后,开始切割。
随着玻璃刀的游走,一道清晰的划痕出现,随后,他又拿起小锤子,慢慢地敲击玻璃。
一下又一下,力度拿捏得恰到好处,不多时,一个规整的圆便呈现在眼前。
庄超英在一旁打下手,递工具、扶玻璃,眼睛盯着林工的操作,时不时在夸林工两句。
等到圆洞开好,两人又合力把烟筒安好,将炉子稳稳地架了起来。
今年的冬天冷得出奇,以往单靠一身正气过冬,如今看来实在是力不从心,这铁炉子来的真是时候。
庄超英将烟筒的管子一节一节用榔头敲击连接好,最后与炉子严丝合缝地接在一起。
他想起小婷初中时用过的作业本,便翻找出来,揉成一团,点燃后放进炉子里,又往里填了一些煤球。
不一会儿,炉火熊熊燃烧起来,屋里很快就暖和了起来。“林工,这个炉子还蛮暖和的哦,比咱们之前用的脚炉好多了。”
林武峰正在给玻璃抹腻子,听到这话,抬起头来,拍了拍手。“庄老师,这个炉子北方用的多,这也是前一阵子、北方的经销商过来提了一嘴,我这才想到的。他还特意叮嘱,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通风,要不然容易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要小心。”
这时,黄玲端着两杯热茶走来,脸上挂着笑。
“林工,辛苦了,家里的这些事情,超英也不会搞,还真的都要靠你帮忙了,喝杯热茶暖暖。”林工接过热茶,轻轻吹了吹,抿了一口。“玲姐,我和庄老师是分工不同,咱们两家不说谢的。”
然后就是去林工家,两家的炉子都安好后,效果立竿见影,客厅里非常暖和。
三个孩子围坐在桌子旁,就着温暖的炉火,认真地写起作业。
庄超英看着孩子们的模样,又往铁炉子里填了一块煤球,想着这样就能烧到晚上他们上楼睡觉。
庄超英和黄玲在家也不好看电视,怕影响孩子们学习,两人对视一眼、决定去对面宋莹家里坐坐。
到了宋莹家,只见宋莹和林武峰已经坐在火炉边,正准备玩扑克牌。
四人围坐在一起,一边烤着火,一边玩扑克牌。
宋莹手里拿着一把扑克牌。“一个四。”
林武峰从手里抽出一张牌,不紧不慢地说。“六。”
玩着玩着,黄玲突然想起一件事。“宋莹,林工,咱们的院子,被房管科的人分给了咱们厂的小青工了,我也是去房管科帮忙送材料的时候听到的。”
宋莹瞪大了眼睛,惊讶得差点把手里的扑克牌掉在地上,她连忙捂着牌,还怕他们看到自己的底牌、往黄玲这边靠了靠。
“玲姐,下班的时候你怎么没跟我说啊,咱们两家的院子不是好多人惦记着,阿妹,刘大姐,还有咱们厂的老赵,怎么就分给小青工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黄玲出了一张牌,点了点头。
“谁说不是呢,咱们把房子交了上去,他们就是找也找不到咱们这里,房管科说的算。我看啊分给结了婚的小青工也好,阿妹和老吴已经有了两间房了,厂里要是把房子再分给他们,指不定得有多少人闹呢。这事儿啊,就这么着也挺好,省得麻烦。”
说罢,端起一旁的茶杯,轻抿一口。
宋莹盯着手中的牌,听到这话,突然眼睛一亮,猛地坐直身体,兴奋地喊。
“两个十,哈哈,我牌打完了!”将手中最后两张牌潇洒地甩在桌上,整个人靠向椅背。
林工看着在旁边一惊一乍的宋莹,笑着摇了摇头,脸上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早已习惯了她这般活泼的性子。
随后,他不慌不忙地接着她出了牌,一边出牌,一边慢悠悠地开口。
“当初老吴和阿妹拎着礼品去找房管科的王科长,人都是要考虑互利互惠的,几盒礼品就能要来房子吗?老吴和张阿妹还是想简单了。这事儿啊,哪有那么容易,人情世故可复杂呢。”
宋莹手里没了扑克牌,身子往前探了探,眼睛盯着武峰手里的牌,帮他打了一张,撇了撇嘴嘴里还念叨着。
“阿妹老吴就是太会算计了,求人办事不拿钞票的呀。他们就不想想,现在这世道,光靠那点小礼品,能办成什么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