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忠听到仇琼英的回答,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但转念一想,如此安排倒也更好,五千铁鹞子便交由仇琼英带领开赴前线,而让扈三娘率领兵马在后方押运粮草,可谓两全其美。
念及于此,韩世忠朗声说道:“好!我大军粮草押运这一重任,便交付于扈将军。扈将军,望你不负重托,全力保障我大军补给!”
扈三娘当即拱手回应道:“大帅但请放心,末将定当不辱使命!”
韩世忠点头示意,而后面色一肃,目光横扫眼前一众将领。
“此次进讨吐蕃,本帅决意兵分两路。一路由李珙将军统领三万兵马,入吐蕃后,自石堡城突进,攻占吐蕃东面地城的羊同城、江孜城等地。”
“另一路,则由本帅亲率五万大军,从青唐城启程,进入吐蕃西面地域,克匹播城,最后直捣吐蕃都城逻些城!”
“我等领命!”一众将领听了韩世忠的部署,纷纷抱拳领命。
次日,青唐城中,除了扈三娘率两万大军负责押运粮草,其余大军都开出青唐城,朝着吐蕃方向进发。
吐蕃国地域广袤、人口稀少,且地处青藏高原地带,行军颇为不易,速度迟缓。
是以,两路大军自踏入吐蕃境内,每每需历经数日行军,方能见到一座吐蕃部落,或是吐蕃人聚居的城池。
因此自大明军队攻入吐蕃快一月的时间,远在逻些城的吐蕃国国王扎西扎巴德,方才获悉明军攻入国境的消息。
布达拉宫内气氛凝重,扎西扎巴德面色阴沉,目光望着一众大臣,沉声开口:“这中原之地才刚刚建立起来的大明帝国,莫非要无端寻衅?我吐蕃国地处高原,论及富庶,远不及中原的十分之一,难道他们竟也觊觎我吐蕃这贫瘠之地?”
大殿中,一众群臣听闻扎西扎巴德发问,面面相觑,无人开口。他们此时也不清楚大明为何突然兴兵来犯。
就在气氛僵持之时,前来禀报的将士打破了沉默:“启禀王上,经我等多方打探,听明军将士所言,好像是有一伙番兵潜入了兴庆府,袭击了大明皇帝的两位妃子。”
“简直一派胡言!”扎西扎巴德瞬间怒目而视,厉声喝道。
他从未下令派遣吐蕃兵马进入大明境内,更别提派人前往兴庆府了。
这突如其来的罪名,毫无事实依据,纯粹是凭空捏造 。
就在此时,一位大臣悄然凑近扎西扎巴德,低声说道:“王上,您可还曾记得数月之前,有一伙流亡至此的番兵前来求见,恳请王上发兵助他们夺回被大明占据的青海之地?”
扎西扎巴德听了此言,神色一怔,如梦初醒。
约莫三个多月前,确实有一伙唃厮啰家族的后裔,从青海流窜至逻些城,寻到他面前,声泪俱下地哀求他出兵将青海的明军驱逐出去,以恢复唃厮啰家族在青海的统治。
然而大明军势极为强大,扎西扎巴德又怎敢贸然相助这些流亡之人?深思熟虑后,他最终派人将这伙人驱赶出了吐蕃境内。
扎西扎巴德一脸恼怒,气急败坏地说道:“这大明怎么如此是非不分!那伙吐蕃人,明明是唃厮啰家族的残党,跟我古格王朝能有什么关系?虽说我古格王朝与那唃厮啰家族同属吐蕃一族,但二者分明就是毫不相干的两个政权!他们怎能胡乱栽赃!”
一位吐蕃将领见扎西扎巴德满脸怒容,赶忙拱手说道:“王上,眼下情势紧迫,当务之急是即刻派人前往明军营帐,向明军将领讲清事实,让他们明白,潜入兴庆府的吐蕃人,并非我古格王朝的子民,而是那唃厮啰家族的流亡者。想来只要误会得以解除,大明王朝定会撤兵。”
“是啊,是啊,王上,否则以我古格王朝现有的兵力,根本难以与大明军队抗衡。唯有尽快澄清误会,才是保全我古格王朝免遭覆灭的上策。”旁边另一位大臣也赶忙附和道。
扎西扎巴德听着一众大臣的劝解,这才勉强压下心中的怒火。他没想到自己的古格王朝竟无端替那唃厮啰家族背了黑锅,致使明军大兵压境,这简直就是天降横祸。
以古格王朝的实力,硬拼肯定是敌不过明军,也只能如几位大臣所言,派人去澄清事实。
于是他对着那位出声的将领说道:“此事便交由你去办。立刻前往大明军营,向明军将领解释清楚,然后责令他们即刻撤兵。并且让明朝赔偿我古格王朝所遭受的损失。”
那将领听了扎西扎巴德的命令,当即抱拳领命。可听到扎西扎巴德最后提及还欲让明军赔偿,他不禁面露苦笑。
如今明军势力强盛,正所谓“拳头大就是道理”,在这等情况下,能够保全古格王朝便已然万幸,还奢望着让明军赔偿,这无疑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但见到扎西扎巴德一脸怒容,这名将领也未再多说什么,领命之后,迅速点齐一队精悍将士,朝着明军方向进发。
另一方面,韩世忠与李珙各自率领的两路大军,大部分时间都在行军途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