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与梭罗,正是超验主义最核心的人物。前者是超验主义的领袖,后者可以说是超验主义的实践者和集大成者,二人的关系亦师亦友。
(所谓美国超验主义,也就是“美国文艺复兴”,其本质即是追求人的自由的精神。核心观点是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认为人类世界的一切都是宇宙的一个缩影——“世界将其自身缩小成为一滴露水。”
这场文学和哲学运动,或者说思想解放运动,是真正影响美国文学风格的开始。)
至于惠特曼与爱默生——
强调精神,强调个人的重要性,认为自然界不只是物质,万物具备象征意义,外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体现......这些超验主义的主要思想观点,毫无疑问都在《草叶集》中得以体现。
惠特曼确实深受爱默生影响。
即使他们三人都是同一时期的人物,但是,作为三人中最纯正的思想家,爱默生确实更像是老师的角色......
这番回忆与思考在这个世界并非无用。
想想吧,像是爱默生的“美国文明之父”这种级别的头衔可从不是复数,唯一能与之媲美的,恐怕只有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的华盛顿·欧文了。
从这种角度去思考的话,后者极有可能也是美国政府的超越者。
而其他那些她更熟悉的美国大作家,也许就和威廉·福克纳一样,虽然具备潜力,但因为年纪尚轻,并未达到超越者的水平;
也有可能,就和组合的某几位一样,被这个世界的规则所低估与压制......
“爱默生在这个世界作为超越者,他拥有的异能力会是什么样的呢?” 她喃喃自语着,脑海中迅速闪过超验主义的核心思想,
“也许他的异能力会与洞察事物的本质有关,就像他倡导的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认识真理一样......”
“但也说不定是和自然紧密相连的那种,能操控自然元素,将精神世界具象化。”尤其是考虑到爱默生的代表作是被誉为超验主义圣经的《论自然》的话......
如此猜测完,她自己都有些失笑。参考她所了解的众多文野角色的异能力,她对爱默生异能力的揣测似乎过于抽象了一些啊......
看到爱默生先生这位超越者导师被大力推销,千代宁宁又忍不住想了想那些人的作品所折射出的性格......
总感觉,对爱伦·坡而言,爱默生和惠特曼完全是可以被称为积极怪的程度......这真的合适吗?
即便爱默生先生给人一种尊重个体、善于因材施教的印象,但对于性格消极的人来说,像爱默生和惠特曼这类人,他们身上洋溢的博大乐观,以及由内而外展现出的强大主观能动性,和时刻饱满的充沛精力,本身就是难以忽视的压力吧......
这么一想,组合中的许多“文豪”确实本就和爱伦·坡相性不错啊......
探究各国有哪些超越者,他们的异能力可能是什么,甚至联想他们与文豪可能存在的共性,一直都是千代宁宁的乐趣所在。
你们知道,虽然是不同的人,但是,又确实有可供联想的空间。
而接下来发生的关于王尔德着装风格的八卦,确实更令论坛上的诸多吃瓜群众喜闻乐见一些。
虽然,她是早就知道的,王尔德本就是这样的人物,和他在三次元的行事作风根本就是一模一样嘛。
王尔德这位极有个性的作家事实上还是相当受欢迎的。
总有那么一些出自他的十分“任性”的名言被年轻人广泛传颂,像是下面这些: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那你就别想被邀请去参加鸡尾酒会了。”
“我年轻时为金钱至上,而今年事已迈,发现果真如此。”
“人有时会说美只是一种肤浅的东西。或许如此,但至少不会像思想一样肤浅。对我而言,美是奇迹中的奇迹。只有浅薄之人才不以貌取人。”
像这样的话读来总有一种不讲道理的爽感。
王尔德的另一句名言或许可以对此解释一二——“我喜欢人胜于原则,而我喜欢没有原则的人更胜于这世界上的任何东西。”
许多人对王尔德的印象大致就是止步于此了。但实际上,即使是固守着原则的人遇上他,亦有被打动的可能——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不是自私,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意愿生活才是。”
“为了自己,我必须饶恕一些事。因为一个人,不能夜夜起身,在灵魂的园子里栽种荆棘。”
就是这样,多么明显,王尔德总是在教导个体如何追求快乐,并且这种教导简直适用于一切个体。
若是觉得以上从无理到似乎有理的对比还不够体现这一点的话,不妨再看看下面这些句子:
“成为你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