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
赵瑞龙看着窗外,呵呵一笑。
“唯利是图,往往也贪生怕死。”
“拼命?拼什么命?要是把命拼没了,还怎么挣钱?还怎么享受?”
“而且远的不说,就说今年,从年初到现在,利用林城的矿难事故掀起反腐风暴,利用小错重罚的案子整顿机关作风。”
“再加上持续不断的,推动国营企业改革,你说我们父子俩,动了多少人的蛋糕?有的人连乌纱帽都弄丢了,可他们拼命了吗?”
陆亦可愕然一愣。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把事情想简单了。
利益受损,必然心生不满。
但有多少人,敢于奋起反抗?
他们又有什么理由和实力反抗?
且不说赵立春,贵为汉东省一把手。
封疆大吏般的存在,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找他拼命?
就算真气疯了,不想活了。
可赵立春的行踪,又岂能是一般人能知道的?
最关键的是,每一次行动,都是师出有名。
要么是依照法律,进行反腐倡廉和深化改革。
要么是以人民利益为重,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一边。
如此一来。
国人做事,一向讲究有理有据。
就算是泼妇骂街,也得让自己冠冕堂皇。
都找不到合适的理由,试问还怎么拼命?
而如今。
医疗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已经弊端显现。
医院自负盈亏变得唯利是图,导致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既然都已经引发民怨,甚至很多人不满。
那么作为高质量经济发展试点的汉东省,进行新一轮医疗改革尝试,又有什么错?
老百姓必然支持,政策上也允许。
真要有人因为新医改而利益受损,那也只是一小部分人。
一小撮人利益受损了,难道还能跳出来,跟人民群众作对?
“行吧,既然拼命的问题不存在了,那就考虑好如何医改,要改就尽量改好一点!”
赵瑞龙淡淡一笑。
“核心思想和大致原则提出来后,具体怎么改,就交给专业的人去弄呗!”
“你要相信,庞大的医疗系统内,总有一心为民之人,也有愿意立功进步的人。”
“再加上上一轮的医改,有人得到了好处,也必然有人吃亏,新一轮的医改来了,他们又怎么可能还忍气吞声?”
“就像你们反贪局里,勤勤恳恳做事,却始终得不到提升进步的人,改革会让他们有出头机会,你说他们会支持吗?”
陆亦可咯咯笑道:“那他们肯定恨不得拼命啊!”
赵瑞龙收回视线,扭头看向陆亦可。
“不过,从古至今,往往危机才最能倒逼改革!”
“要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最好的时机,便是民怨滔天。”
“在这个时候出手,顺应民心民意,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支持,阻力也最小。”
陆亦可皱眉问道:“你的意思是?”
赵瑞龙不苟言笑的说道:
“新医改是很有必要,但相关的政策措施,需要时间反复斟酌、认真推敲。”
“而且在推行新医改之前,咱们也需要时间,进行一轮深入广泛的舆论造势。”
“比如利用新闻媒体,聚焦紧张的医患关系、揭露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激起人们的不满。”
“只有让更多人关注医疗行业,对行业现状深感不满,甚至怨气冲天,人民群众才能积极踊跃的支持新一轮医改!”
“就像林城的矿难事故,其实在此之前,早就不止一次发生,要彻底清洗当地存在多年的黑色利益链,那不就得引发全民关注、举国震怒?”
陆亦可默默看着赵瑞龙。
瞬间觉得,赵瑞龙没有从政,真是太可惜了。
能懂得顺势而为、借题发挥和借力打力之人,已经少之又少。
而懂得审时度势、整合资源和发动群众之人,更是不可多得。
“盯着我干嘛?”
“我脸上有脏东西吗?”
赵瑞龙打趣笑问道。
“没有!”
陆亦可微微摇头。
“我是突然觉得,你比我想象中的更聪明,没能从政,真是可惜了。”
赵瑞龙不以为意的笑道:“世间之大,比我聪明的人多了去,很多人不是没有好想法,他们只是没有实力付诸实践罢了。”
“你想想,如果我爸不是汉东一把手,没有在汉东深耕多年、根基深厚,没有你们陆家、吴家和高家支持,有想法又有啥用?”
陆亦可扑哧一笑。
“这倒也是。”
“想做成一件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而如果咱们汉东省,新医改能成功,那么对你爸来说,就又是大功一件。”
赵瑞龙冷眼斜瞥。
“别老是你爸你爸的。”
“虽然咱俩不登记结婚,但孩子都有了,我爸不就是你爸?”
“都是一家人了,我爸的事,也是你的事,所以让咱爸进步,你我都责无旁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