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梦瑶并没有被这些目光所影响,她镇定自若地跟随着父亲向皇上和皇后行礼。皇上看到沈梦瑶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微笑着说道:“沈丞相,你这女儿真是出落得越发标致了,不愧是京城第一才女啊。”
沈丞相连忙谢恩,沈梦瑶也微微屈膝,轻声说道:“皇上谬赞了,民女不过是略通文墨罢了。”
在宴会上,沈梦瑶表现得极为得体。她与其他大臣家眷交谈时,言语间尽显聪慧与优雅,赢得了众人的好感。而她也在暗中观察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试图寻找机会与那些对自己未来发展有帮助的人建立联系。
宴会进行到一半时,皇上突然提出要让众人展示才艺,为宴会增添一些乐趣。沈梦瑶心中一动,她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她主动站了出来,向皇上请求表演一曲古筝。
皇上欣然应允。很快,有人搬来了一架古筝,放置在大厅中央。沈梦瑶缓缓走到古筝前,优雅地坐下。她深吸一口气,调整好状态,然后轻轻拨动琴弦。顿时,悠扬的琴声在大厅内响起,那美妙的旋律如行云流水般,时而婉转悠扬,时而激昂澎湃,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沈梦瑶的琴声所吸引,他们静静地聆听着,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之中。一曲终了,大厅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皇上更是龙颜大悦,对沈梦瑶赞不绝口,赏赐了她许多珍贵的宝物。
通过这次宫廷宴会,沈梦瑶在京城中声名大噪,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而她也借此机会结识了一些朝中重要人物的家眷,为自己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沈梦瑶的目标远不止于此。她深知,要想真正实现凤仪天下的梦想,仅仅依靠这些还远远不够。她必须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寻找机会参与到朝堂的事务之中。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沈梦瑶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她不仅深入研究诗词歌赋,还广泛涉猎历史、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书籍。她时常与父亲探讨朝堂之上的局势和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沈丞相惊讶地发现,女儿的思维方式和见解与常人截然不同,往往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他对女儿的才华和智慧深感欣慰,也开始逐渐重视起女儿的意见。
与此同时,沈梦瑶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积极参与一些社交活动。她与其他大臣家眷建立了更加深厚的友谊,通过她们了解到了更多朝堂之上的内幕消息。她深知,在这个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情报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掌握了足够的信息,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
然而,沈梦瑶的行为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满。在京城的贵族圈子里,开始流传着一些关于她的谣言,说她野心勃勃,想要干预朝政,不守女子本分。面对这些谣言,沈梦瑶并没有选择退缩。她知道,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她要做的,就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一次,大楚面临着一场严重的旱灾,多地粮食歉收,百姓生活困苦。皇上为此忧心忡忡,召集朝中大臣商议对策。沈梦瑶得知此事后,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向父亲提出自己的建议。她认为,可以通过兴修水利、开仓放粮、鼓励百姓种植耐旱作物等措施来缓解旱灾带来的影响。
沈丞相听了女儿的建议后,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他在朝堂之上向皇上如实禀报了沈梦瑶的想法,并附上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皇上听后,大为赞赏,当即决定采纳这些建议,并下令让沈丞相负责具体实施。
在沈丞相的带领下,朝廷上下齐心协力,积极开展抗旱救灾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旱灾的影响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百姓的生活也逐渐恢复了正常。皇上对沈丞相的工作十分满意,对沈梦瑶的才华更是刮目相看。他不禁感叹道:“没想到沈丞相的女儿竟然有如此治国之才,若她是男子,定能成为我大楚的栋梁之材啊。”
这件事情之后,沈梦瑶在朝中的威望进一步提升。她的名字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所知晓,成为了大楚百姓心目中的传奇女子。然而,沈梦瑶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她知道,自己距离凤仪天下的梦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古代社会,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才能在激烈的权力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楚的局势发生了一些变化。皇上年事渐高,身体每况愈下,朝堂之上对于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也开始出现了一些争论。沈梦瑶敏锐地察觉到,这将是一个影响她未来命运的关键时期。她必须要做出正确的选择,站对队伍,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经过一番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沈梦瑶发现,在众多皇子之中,三皇子为人正直,心怀天下,有治国安邦之才。而且,三皇子与沈丞相的关系一直比较融洽,对沈梦瑶的才华也颇为赏识。于是,沈梦瑶决定暗中支持三皇子,帮助他争夺皇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