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瑶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原材料产地——北方的一个木材产区。这里有着丰富的适合制作大型手工艺品的优质木材资源,但同样面临着产能提升和价格调整等问题。杨瑶一家一家地拜访木材厂,和老板们沟通协商,反复强调订单的重要性和合作的前景,最终也争取到了几家木材厂愿意加大供货量的承诺。
在杨瑶四处奔波的同时,杨涛也在紧锣密鼓地协调生产这边的工作。他把各个车间的负责人召集到一起,说道:“大家都知道了吧,这次新订单要求只能用国内原材料,而且时间紧、任务重啊。咱们得根据目前能确定的原材料供应情况,重新规划生产流程了呀。比如,哪些产品能用现有的原材料先开始生产,哪些得等后续材料到齐了再安排,还有人力方面,要合理分配,把熟练工人安排到关键工序上,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呀。大家都说说自己这边有什么困难,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呀。”
一位车间主任说:“杨总,现在问题就是咱们不知道原材料具体能到多少、什么时候到呀,这生产计划不好定得太死呀,万一材料供应不上,工人就得停工等,那可就耽误时间了呀。”
杨涛想了想说:“这确实是个问题,这样吧,咱们让杨燕那边和采购团队保持密切沟通,实时掌握原材料的供应进度,然后咱们每天根据最新情况来调整生产计划,灵活安排生产任务呀。另外,咱们也可以鼓励工人们多提提改进生产工艺的建议,要是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节省原材料或者提高效率,咱们给予一定的奖励呀。”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随后便各自回车间去安排工作了,整个生产环节开始围绕着新的订单要求和国内原材料供应情况进行调整优化。
杨彦和技术团队则一头扎进了工作室的研发室里,他们仔细研究大型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思考如何在有限的原材料条件下,做出高质量的产品。经过几天的试验和讨论,杨彦有了新的发现,他兴奋地找到杨悦说:“悦悦,我们发现通过改进一些工艺环节,比如在木雕工艺里,调整雕刻的刀法和顺序,能减少木材的损耗,而且还不影响产品的美观和质量呢。还有在陶瓷制作方面,优化烧制的温度和时间控制,也能提高成品率,节省原材料呀。如果把这些工艺改进推广到整个生产过程中,咱们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原材料紧张的问题了呀。”
杨悦听了很高兴,说道:“彦彦,你们太棒了呀,这可真是个好办法,那你们赶紧把这些改进方案整理出来,传授给各个车间的工人,让大家尽快掌握,应用到生产中去呀。”
杨彦连忙点头说:“好的,悦悦,我这就去安排,我们还会继续研究看看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呢。”
而杨悦这边,和国外客户的沟通也在进行着。她拨通了客户的电话,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说道:“您好呀,我是杨悦,关于这次的二十亿件大型手工艺品订单,我们已经在积极筹备了,不过您这边要求不能从国外进原材料,我们想再跟您确认一下具体的细节呀,比如一些特殊材料,如果国内实在找不到完全一样的替代品,但是我们能通过工艺改进保证产品质量和效果,这样可以吗?还有就是对于原材料产地的界定,是以什么标准来判断的呢,我们希望能把这些细节都弄清楚,避免后续出现误解,影响咱们的合作呀。”
客户在电话那头说道:“杨女士,我们这个要求就是希望你们能尽可能地利用国内的资源来完成订单呀,对于特殊材料,如果确实国内没有完全一样的,你们得提前跟我们说明情况,提供相应的工艺改进方案和样品,我们审核通过了才行呀。至于原材料产地界定,就是以原材料的开采、生产源头为准,只要是在你们国内生产出来的就行呀,希望你们能严格遵守这个规定,顺利完成订单呀。”
杨悦连忙说道:“好的,感谢您的详细说明,我们一定会严格遵守规定的,我们也很期待这次合作能圆满成功呀。”
挂断电话后,杨悦把和客户沟通的情况跟大家说了一下,让大家都心里有数,严格按照要求去筹备生产。
然而,尽管大家都在努力推进各项工作,但实际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随着生产的逐步开展,原材料供应的紧张情况还是逐渐凸显出来了。杨瑶那边虽然争取到了不少供应商增加供货量,但由于时间紧迫,部分原材料还是不能及时足量地供应到生产线上。
有一天,杨涛着急地找到杨悦说:“老婆,不好了呀,咱们现在有几款大型手工艺品的关键原材料,像一种特殊规格的木材,供应商那边因为设备故障,产量没跟上,这几天到不了货了呀,可生产线上等着用呢,这一耽误,咱们的进度可就受影响了呀,怎么办呀?”
杨悦心里也很着急,但她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想了想说:“老公,咱们赶紧看看有没有其他备用的供应商呀,或者联系一下国内其他产区,看看能不能紧急调配一些过来呀,实在不行,咱们再跟客户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稍微调整一下这几款产品的生产顺序,先生产其他原材料充足的产品,把时间利用起来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