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碧绿的丁公藤投了3张月票。)
一天之后,郑梅娘她单独找上了李十月来。
“十月,”看着李十月的郑梅娘眼中很是坚定,她对着李十月斩钉截铁道:“我......我回去想了很久。
我与你舅父是阴差阳错的在天灾人祸之下这才和离的了的。
他......并没有什么真的对不起我与你阿姐她们的,不过就是......事已至此。
秋天和夏天是你舅父的血脉,当初我嫁他之时,就说好了的,不要他入赘,而是我阿爹看好他这个人,才要嫁给他。
我想......就还是让她们姓李吧。”
李十月点头,并未说话,只继续看着郑梅娘。
郑梅娘她这时候顿了顿,声音变得轻了些,却带着一种下定决心的意味:“不过,既然我已经与你舅父和离了,你阿姐她们又是招赘郞婿来家的;
我爹娘还就我一个女儿;
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我......此生不会再嫁了。
那,郑家......就总得有个后。
十月,”郑梅娘她看向了李十月,叹了一口气后她就才继续说,“我想了想,那不如就让安安(李夏天与蒋淮的儿子)随我姓郑吧。
如此,也是满足我爹娘在世时的念想,给郑家传宗接代了。
至于平平和你秋天姐肚子里这个?
我想着,你之前在村子里说,往后生男娶女,生女招赘,家中人不分男女,都只留在家中的。
那么,就只让安安随我姓郑好了。
十月,你看这样......成吗?”
李十月她对着郑梅娘点点头,她理解郑梅娘的选择,这或许是在当前情形下,最能平衡各方情感和利益的做法了。
“好,就依舅母你的意思。
家中就只安安改姓郑。
往后,其他人依旧姓李。
不过,”李十月她看向郑梅娘,略顿了顿,“舅母这话可与秋天姐、姐夫,还有夏天姐以及蒋淮说过了?
虽然,家中之事本就该舅母做主,但......阿姐她们毕竟已经成家,已是能当家做主的人,这......”
郑梅娘她抢先插话道:“十月,你放心,我已同你阿姐她们商量过了,这是我们母女三人一同决定的。”
事情似乎就此定下了。
然而,无论是李十月,还是郑梅娘,或者就是李夏天,她们在做出这个——让安安跟随郑梅娘姓郑的决定时,都下意识的忽略了一个人——蒋淮。
她们似乎都默认,一个入赘的父亲,在这种“家务事”上已无需再征求他的意见。
毕竟,孩子本来就不姓蒋,也不可能姓蒋的。
而就在李十月与郑梅娘他们谈论是否要改姓这件事的时候,在建安城北的一家茶馆二楼的包间里头,坐着喝茶的蒋淮,他正对着一封信笺发呆。
那是蒋慧君安插在建安的人找到他,给他请到了茶馆后,拿给他的。
信自然就是蒋慧君写给蒋淮的。
蒋慧君在信中细数了刘潭的“薄情寡义”;
强调了尽早确立世子的“必要性”;
以及她身为王妃和蒋家女儿的“艰难”;
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蒋淮这个族弟能够为她所用,帮她达成所愿的期望。
当然了蒋慧君她同样在信中给蒋淮许诺了官位和金银。
甚至,蒋慧君她还在信中隐晦的提及到,若是蒋淮能帮到她,那么,她甚至可以帮蒋淮在官家女娘之中挑选一人为妻!
蒋慧君她就差直接和蒋淮说,你在建安替我传递李十月的消息,就像你过去在金州干的那般;
关键时刻,你帮我直接搞掉李十月的话,我可以直接帮你重新娶一个有家世的新妇,还会给你官坐;
到时候,你自然还会有新的孩子,还会是随你姓的孩子!
蒋淮他如此聪明,他怎么可能会看不懂蒋慧君在信中的隐晦之语?
所以,此时此刻,坐在茶馆二楼包间里头的蒋淮,他正纠结着是否真的就彻底站到蒋慧君那边去。
来建安之前,他秘密的去府城见了蒋慧君一面,这事儿是他瞒着李夏天去做的。
当时他回蒋家村看望蒋氏族长的时候,收到了蒋慧君的传信——约他去府城叙话。
蒋淮他当然知道李十月离开建安的原因——得罪了蒋慧君,“被迫”离开金州这权力中心,前往建安杀寇。
但是,蒋慧君她毕竟还是镇北王妃,且蒋淮他终归是姓蒋的。
去府城见过蒋慧君的蒋淮,假装若无其事的和李夏天一起带着平平和安安跟随郑梅娘一起去往建安了。
而在这路上,蒋淮就不止一次的收到蒋慧君在队伍之中安排的暗探给他传递的消息。
蒋慧君她无非就是软硬兼施的想让蒋淮重新再做暗探,在建安为蒋慧君传递李十月的消息,并在关键时刻帮助蒋慧君干掉李十月呗。
蒋淮他在看到信中所写——娶新妇,生随父姓的儿郎的时候,当真是有些心动了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